有关友谊的名人事例至少2则(梗概)

问题描述:

有关友谊的名人事例
至少2则(梗概)

1863年1月7日,恩格斯的妻子玛丽·白恩士患心脏病突然去世。恩格斯以十分悲痛的心情将这件事写信告诉马克思。信中说:“我无法向你说出我现在的心情,这个可怜的姑娘是以她的整个心灵爱着我的。”第二天,1月8日,马克思从伦敦给曼彻斯特的恩格斯写回信。信中对玛丽的噩耗只说了一句平淡的慰问的话,却不合时宜地诉说了一大堆自己的困境:肉商、面包商即将停止赊帐给他,房租和孩子的学费又逼得他喘不过气来,孩子上街没有鞋子和衣服,“一句话,魔鬼找上门了……”生活的困境折磨着马克思,使他忘却了、忽略了对朋友不幸的关切。正在极度悲痛中的恩格斯,收到这封信,不禁有点生气了。从前,两位挚友之间常常隔一、两天就通信一次,这次,一直隔了5天,即1月13日,恩格斯才给马克思复信,并在信中毫不掩饰地说:“自然明白,这次我自己的不幸和你对此的冷冰冰的态度,使我完全不可能早些给你回信。我的一切朋友,包括相识的庸人在内,在这种使我极其悲痛的时刻对我表示的同情和友谊,都超出了我的预料。而你却认为这个时刻正是表现你那冷静的思维方式的卓越性的时机。那就听便吧!”
波折既已发生,友谊经历着考验。这时,马克思并没有为自己辩护,而是作了认真的自我批评。10天以后,当双方都平静下来的时候,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说:“从我这方面说,给你写那封信是个大错,信一发出我就后悔了。然而这决不是出于冷酷无情。我的妻子和孩子们都可以作证:我收到你的那封信(清晨寄到的)时极其震惊,就像我最亲近的一个人去世一样。而到晚上给你写信的时候,则是处于完全绝望的状态之中。在我家里呆着房东打发来的评价员,收到了肉商的拒付期票,家里没有煤和食品,小燕妮卧病在床……”出于对朋友的了解和信赖,收到这封信后,恩格斯立即谅解了马克思。1月26日,他给马克思的信中说:“对你的坦率,我表示感谢。你自己也明白,前次的来信给我造成了怎样的印象。……我接到你的信时,她还没有下葬。应该告诉你这封信在整整1个星期里始终在我的脑际盘旋,没法把它忘掉。不过不要紧,你最近的这封信已经把前一封信所留下的印象消除了,而且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没有在失去玛丽的同时再失去自己最老的和最好的朋友。”随信还寄去一张100英磅的期票,以帮助马克思度过困境。

友谊
友谊
解释一:
友谊是什么?我常常质疑。
它是一座架起情感的桥梁,使你我勾通,心心相映,成为挚友。它是什么?它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炎炎夏日,友谊便似一杯清新透凉的冰红茶,滋润着你我干渴的喉咙。
秋风瑟瑟,友谊就如随风而落的佳叶,构成了金秋时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寒冬腊月,友谊就是一朵朵迎雪而立的梅花,绽放开来,温暖着你我的心田。
友谊是心中深深的眷恋,友谊是跟友人相连的一根心弦,缠绵不断,渊源流长,谱写出一首首幽长而又耐人寻味的高歌。
相离,带来的是无尽的思念,然而它却是友情的升华。深深的眷恋、日日的思念化作一句句真诚的祝福带到了远方,带给了远处的你。
在心灵的深处,彼此相互祝福,友谊时时刻刻温暖着我们的心田。真情诚可贵,友情价更高。有着这份情谊滋润着我们的岁月,那么我们的冬天将不再是严寒……
解释二:
什么是友谊?
英语里好象是FRIENDSHIP。
我想,FRIENDSHIP 可以理解为汉语里的“同舟共渡”。因为人在船上,真正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欣赏两岸的风光,所以总有上岸的时候。既然上了岸,大家各自都有自己的目的,肯定是各奔前程去了。
所以,西方人说: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所以,“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就成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名言。
我们东方人却不这么认为,老祖宗们说,与朋友交往要重“义”轻“利”,故有“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之说。并且留下了“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的不朽诗篇。
于是,对“朋友”,又多了一些称呼,如结义交、忘年交、患难交、莫逆交、刎颈交,等等。
可在现实生活中,我吃惊地发现,真正的朋友,其实就是酒肉朋友。
在现代社会中,所有的交际场合,几乎无一例外全都是要靠酒唱主角的,不管是红酒、白酒、国酒、洋酒、真酒、假酒,只要酒杯一端,什么话都好说,什么事都好办。所以,你端一杯酒,我端一杯酒,我们一起“干杯”,就成“哥们弟兄”。
而在中国古代,虽然也有酒,但多是一些黄酒、浊酒、米酒之类,所以大家似乎更看重吃肉,就连孔老夫子的学费,也是拿束修(肉干)来计算的,所以你拿一块肉,我拿一块肉,我们一起“干肉”,就有了友谊。这样的人,当然就是朋友了,只要你对中国的象形文字稍有一点常识的话,你自然就会懂得为什么“朋友”会是这样两个字。
事到如今,虽然我对朋友已经没有太多的奢求,而且也学着要达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境界,但如果用友谊的标准来衡量,我竟连一个真正的“朋友”都没有。
友谊,相信大家都曾经拥有,也曾经失去过,失去的原因很简
单,就是他们不懂得友情的真正含义。友谊究竟是什么?友谊是人与
人之间长久相处建立起来的情谊,是在交往中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
的。
我们都要有朋友,其实和谁做朋友,自己是可以选择的,就要看
他的性格和你合不合得来,和他相处感觉融洽吗?因为要建立友谊就
必须一心一意,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毫无诚意。人们常用
“形影不离”一词来形容好朋友之间的关系,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不
过,好朋友之间也难免有一些摩擦或一些矛盾,只要双方互相理解、
宽容、原谅,小小的不愉快也会烟消云散,彼此的友谊也会更加深
厚。
鲁迅和瞿秋白,在30年代白色恐怖笼罩下,曾结下一段崇高而
感人的友谊。两人深入交谈后,都深深被对方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
识所吸引,很快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当时,瞿秋白先后几次到鲁迅
家过避难生活。在共同生活的日子里,他们一起评论文章,交流学
问,体现了两人真挚的友谊。
真正的友谊是不含有妒忌心理的,当朋友取得某方面的成就时,
你应该学会欣赏他的成功。因为妒忌不仅会伤害朋友,还会使自己失
去朋友。在朋友需要帮助时,你就要尽心尽力地为朋友排除烦恼,克
服心理障碍,如果是学习上的帮助,你就应该把它看成是责任、义
务,决不能轻视别人,也不能生怕别人超过自己。朋友之间应该互相
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倾诉心声是表达友谊的一种方式,把你
的快乐、烦恼告诉朋友,一个人的快乐就变成几个人的快乐,一个烦
恼就剩下半个烦恼。我还发现个别同学中有一种“奇怪”看法:是朋
友就要讲“哥儿们义气”,不讲“哥儿们义气”就是不够朋友,这种
看法是不对的。
有位哲人这样评价友谊:“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生可怜的孤独
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可见,友谊在人生道
路上起着重要作用,希望大家都珍惜自己身边的友谊。
友谊,相信大家都曾经拥有,也曾经失去过,失去的原因很简单,就
是他们不懂得友情的真正含义。友谊究竟是什么?友谊是人与人之间
长久相处建立起来的情谊,是在交往中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的。

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牙的琴声,激跃之处,便说浩浩乎志在高山;当听到琴声回转千叠处,便说荡荡乎志在流水.二人于是成为莫逆之父.后来,子期因病而死,伯牙悲叹没有了知音,便摔掉他珍爱的琴,再不弹琴.
2.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颖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过从甚室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在那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封建社会里,王质能做到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真诚待友,和那些见利忘义之徒相比较,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3.《汉书•张冯汲郑列传》载:翟公曾经做过廷尉,当时,也可称宾客盈门了,可等到被罢免,门前却冷落到可张网捕雀.不久后,他又做了廷尉,那些宾客又想去巴结,翟公便在大门上醒目地写上:“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只有在死生之间,才知道交情的浅深;在贫穷之间,才知道朋友的真实态度;在贵贱之间,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情谊.”)
4.恩格斯与马克思.
恩格斯为了在经济上自主马克思的革命活动,不惜违心地去帮助父亲经营他所厌恶的商业.当时他和马克思虽生活在同一城市,却几乎每天通信,在革命事业上互相鼓励,促进.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又担任了整理占有遗稿的众人,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二,三卷,完成了战友的未竟事业.可见,共同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是建立友谊的基础.
5.管仲从小就和鲍叔牙是好朋友.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个人才.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时候多分红,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贪,知道他家里穷.管仲打仗的时候进攻后进,撤退先跑,鲍叔牙也不认为管仲胆小,知道他家里有老母.
管仲临死的时候,齐恒公让他推荐继任人,他没有推荐鲍叔牙.有人告诉鲍叔牙,鲍叔牙说,我这个人疾恶如仇,当丞相会误事,管仲了解我啊!
-- 友谊之名言
友谊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英)休谟
友谊不用碰杯,友谊无需礼物,友谊只不过是我们不会忘记.
--王蒙
友谊--是使青春丰富多彩的,清纯的生命的旋律,是无比美丽的青春赞歌.
--(日)池田大作
友谊是一种相互吸引的感情,因此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罗兰
人之间的友谊,并非由于说不尽的好处,倒是说不出的要好.
--钱钟书
没有彼此的敬重,友谊是不可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