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夫环而攻之”就“必有得天时者矣”?
问题描述:
为什么“夫环而攻之”就“必有得天时者矣”?
答
《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②,七里之郭,环③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④非不深也,兵革⑤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⑥,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⑦,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⑨.得道者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⑩,亲戚畔(11)之;多助之至,天下顺(12)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3).
①《孟子》,相传是孟子(约前372—前289)及其弟子所作,现存七篇.孟子,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县)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
②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小)的城.
③环:围.④池:护城河.
⑤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古代作战时士兵用以保护身体的军服).
⑥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⑦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
⑧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⑨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⑩至:极点.(11)畔:通“叛”.背叛.
(12)顺:归顺,服从.
(1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