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孔子三千弟子:其中真的有七十二贤人吗?

问题描述:

细数孔子三千弟子:其中真的有七十二贤人吗?

孔子像(资料图)核心提示:综合太史公《史记》和孔子《论语》中的有关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在孔门弟子中“受业身通”的是七十七人,而孔子特意把他们的特立卓行拿出来予以褒扬的却只有十个人.
文章摘自《颠覆历史》 作者:张志君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这是出自古时家教经典之作《名贤集》中的几句话,其中“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两句指的是孔子的弟子,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由于《名贤集》的“启蒙”地位,所以,自其在南宋时代问世以来,就广为流传,使一代又一代的人不知不觉地形成一个误区——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儒家的创始人.他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其先世是宋国贵族.孔子曾先后做过“委吏”“乘田”等工作.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五十岁时曾担任过鲁国大司寇,摄行相事,后又周游列国,因政治主张不能实行,遂致力于教育.这位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都赫赫有名的大教育家,他一生共收了多少门徒?门徒中又有多少成为知名的贤者,至今仍是个谜.
三千七十二还是——
太史公司马迁大概是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人.
他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这段话大概是《名贤集》之所本.
可是,同样,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司马迁又借孔子自己的话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认为孔子门徒中,真正的贤人一共有七十七个.
司马迁的记载是:
颜回、闵损、冉耕、冉雍、仲弓父、冉求、仲由、宰予、端木赐、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宓不齐、原宪、公冶长、南宫括、公晰哀、曾蒧、颜无繇、商瞿、高柴、漆雕开、公伯僚、司马耕、樊须、有若、公西赤、巫马施、梁鳣、颜幸、冉孺、曹恤、伯虔、公孙龙、冉季、公祖句兹、秦祖、漆雕哆、颜高、漆雕徒父、壤驷赤、商泽、石作蜀、任不齐、公良孺、后处、秦冉、公夏首、奚容箴、公肩定、颜祖、鄡单、句井疆、罕父黑、秦商、申党、颜之仆、荣旂、县成、左人郢、燕伋、郑国、秦非、施之常、颜哙、乐叔乘、原亢籍、乐咳、廉絜、叔仲会、颜何、狄黑、邦巽、孔忠、公西与如、公西蒧.
明末清初人程允升在其所著《幼学琼林》“新增文”一章中又称:“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有名有姓七十七真正的大贤整十个
程允升的《幼学琼林》中说孔子弟子“贤人七十”,是为了与上句“前授生徒”在字数上统一,不足为训.
七十二贤人及七十七贤人中根据孔子的原意应取后者.
这七十七位贤人中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大贤的只有三十五个人.
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说:“自子石以右三十五人,显有年名及受业闻见于书传.其四十有二人,无年及不见书传者纪于左.”
这段话说得很明白,孔子的七十七名大弟子中,真正有名有姓有年龄事迹的只有三十五人.
这三十五人是:颜回、闵损、冉耕、冉雍、仲弓父、冉求、仲由、宰予、端木赐、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宓不齐、原宪、公冶长、南宫括、公晰哀、曾蒧、颜无繇、商瞿、高柴、漆雕开、公伯僚、司马耕、樊须、有若、公西赤、巫马施、梁鳣、颜幸、冉孺、曹恤、伯虔、公孙龙.这三十五人中的佼佼者有: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孔子认为他们有德行.
冉有、季路——孔子认为他们善于处理政事.
宰我、子贡——孔子认为他们善长外交辞令.
子游、子夏——孔子认为他们精通中国古代文献.
除了这十个人以外,其余的孔门大弟子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比如,颛孙师偏激、曾参迟钝、高柴愚腐、仲由粗鲁.
因此,综合太史公《史记》和孔子《论语》中的有关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在孔门弟子中“受业身通”的是七十七人,而孔子特意把他们的特立卓行拿出来予以褒扬的却只有十个人.
这当然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不管怎么说,仅凭《名贤集》的一家之言,就下结论说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未免有些失之武断.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把人培养成贤人更是难上加难,以孔子之大才大德,倾毕生精力才成效如斯,那些有了一点点成绩就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头上加个“家”字头衔的人得无愧乎?1940年青岛汉奸大会:群奸讨论“治国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