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是大脑在控制,为什么要用“心理”一词呢?
问题描述:
心理是大脑在控制,为什么要用“心理”一词呢?
答
古人认为心理源于“心”,即心脏.所以与心理有关的字都带有“心”字偏旁,如思、想、怀、念等;相关的词都反映了这种观念,如心心相印.多年下来,己约定俗成,习以为常了.
相关推荐
- 松鼠和狼的名言 ( 只要名言)松鼠在树枝间跳来跳去,一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偏巧砸在一只正在树下睡觉的狼身上.狼一下子蹿起来抓住松鼠要吃掉它.小松鼠恳求狼饶命.它说:“行行好,求您放了我吧.”狼说:“好吧,我可以放了你.但是你不许告诉我意见事,为什么你们松鼠总是一天到晚快乐乐,我总是觉得烦闷?看看你们,在树上玩啊,跳啊,总是那么开心.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松鼠说:“你先放了我让我上树,我在树上告诉你,要不然我心理太害怕了.”狼放了松鼠.松鼠飞快的上了树,站在树上梢上说到:“你觉得烦闷是由于你秉性凶恶,凶恶折磨你的心.我们快乐是因为我们善良,我们从来不对任何人做什么坏事.” 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那些名言?
- 打给母亲的电话---王皓1.为什么有的人认为在自己不如意的时候“第一通电话打给妈妈”会挥发作用呢?2.作者问到“死”是什么意思时,母亲为何将目光投向远方停留了很久?3.作者引用霍桑的话,你如何理解这段话的含义?6.按下“0”键后“听筒里一片静默”,作者这样描写有何作用?7.长大的路上,作者付出了许多代价,她为什么还希望自己能换到母亲的打?8.谈谈你对第三部分中“你也笑了,那笑容是我见过的最晴朗的天空”一句的理解。9.犹太有句谚语“上帝不能无处不在,因此他创造了母亲”,请对你的母亲说说心里话。李陵答苏武书---节选处《古文观止》1.从李陵的信中可以体现出苏武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从李陵的信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一个人的战争1.作者所说的“一个人的战争”是怎样的“战争”?2.作者对自己到山顶后看到的平房、老槐树进行了描写,有何作用?3.独自驻守雷达哨的士兵特意保留了一身军装来人时穿,除了表示郑重,你认为还能表现出他怎样的心理?4.“但他仍是笔直的站着,两手五指并拢,中指紧贴裤缝--是完全符合条令条
- 跟记忆、神经心理学方面有关的疑问我想问一下,在长时记忆中,语义记忆是否是永远存在于大脑中的(永远为没有时间限制),心理学书籍上说:“长时记忆是一个动态的储存过程,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意为比如一个整体的蛋糕,不断被切去吃掉;记忆也是一点点丢掉)”这是正确的吗?可是为什么很几十年前的东西(儿歌、古诗、还有一些知识)依然可以在脑中浮现并且看起来没有一点点缺失,这是不是与以上长时记忆的动态储存过程理论相驳?求心理学 神经学方面的专家 学者指导或者纠正!
- 英语翻译最近读了*旅美知名作家刘墉先生的一篇文章“中国孩子的微笑为什么比美国孩子少?”,其中提到有一个挺令人关注的数据是:2007年美国心理学家琳达卡姆拉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说:三岁中国孩子的微笑,比同龄美国孩子少55.6%创意是快乐的泉源她的论点是来自对40多个中美儿童笑容的记录、比较和分析,以及对两国儿童心理及性格差异的深入研究.她认为中国孩子微笑少的原因,和父母过高的期望以及对孩子的生活掌管过多,使孩子们较少学习自理能力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关系.有人说中国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孩子则是爬大的…,真是很形象的描绘呢!有人说中国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孩子则是爬大的我想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国情不同,中美两国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的互动,都有许多差异的观点,并且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例如,美国的父母习惯以赞美和鼓励的方式,让孩子面对困难-甚至失败,而中国的父母,则会对孩子受到的挫折或不平显出忧心.以赞美和鼓励,帮助孩子勇于尝试有梦想的童年是快乐的从小习惯“自己动手”美国人尊重孩子的想法,从相互沟通
- 求《夏日原野上的追赶》阅读答案.1.从本文对看瓜老人的描绘中你能分析出他是一个怎样的老人?2.理出“我”在被追赶中心理、行为的主要变化程序.下面备选答案中,依次填在后面方框内,正确的三项是A.充满自信 B.轻柔舒适 C.跑不出去 D.开始困惑 E.选择放弃 F.得胜而归 3.对选文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A.选文的标题“夏日原野上的追赶”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B.文中多次出现对老人一瘸一拐追赶的行动描写,有力地突出了老人永不放弃的精神.C.第①段写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孩子一样顽皮地瞪着我”,充分表现了“我”心情的愉快.D.第⑩段“凯旋”一词,传神地写出了看瓜老人在这场追赶中终获胜利的样子.4.结合语境,品析第⑨段中划线的句子【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5.你认为老人为什么执意追赶“我”?夏日原野上的这场追赶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 美丽的歧视 1.选文第4段中强调自己是*去复读,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你如何理解选文第8段中“张老师突然老泪横流”?3.“对有的学生,一般的鼓励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用锋利的刀子去做他们心灵的手术.”其中“锋利的刀子”指的是什么?你同意张老师的这种说法吗?为什么?4.选文以“美丽的歧视”做标题有什么好处?5.选文最后说:“我给大伟讲了张老师的那席话.”,请你根据文意合理想象,写一段话描述大伟当时的心理感受.(50字左右)求所有知心人解决这些问题,越快越好,
- 1.根据文意,从第③段、第⑨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字母代号)分别填在横线 、 .2.根据选文,可以理出“我”在被追赶中心理、行为的主要变化过程.请你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恰当的三项,将字母依次填在括号内.A.充满自信 B.轻柔舒适 C.跑不出去 D.开始困惑 E.选择放弃 F.得胜而归 3.对选文分析不准确的是哪一项?将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A.选文的标题“夏日原野上的追赶”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B.文中多次出现对老人一瘸一拐追赶的行动描写,有力地突出了老人永不放弃的精神.C.第⑤段中对夏日田野繁华而富有的描写,反衬了“我”在炎阳下奔跑的艰辛.D.第⑩段“凯旋”一词,传神地写出了看瓜老人在这场追赶中终获胜利的样子.4.什么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请用原文中的语句概括作答.(限25字以内) .5.品味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结合语境说说它的表达作用.6.你认为老人为什么执意追赶“我”?从夏日原野上的这场追赶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2、古人在诗词中描写情境用来营造气氛的鸟儿很多,为什么李白独选“子规啼”来入诗呢?3、现在的一首流行歌曲的歌名就是从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化用或至少受到启发而写出的,这首流行歌曲的歌名是《________》4、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为什么?5、从诗中所发出的情感信息,揣摩李白写诗时的心理活动.挤呀挤呀挤( ⊙ o ⊙
- 一包花生 0 | 解决时间:2010-9-13 20:02 | 提问者:格调LAVE 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主要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4个字)( 3分)① 学校被毁 —筹款遭拒— ② 种植花生 — ③准备材料 —富翁来访—得到善款8 阅读第⑥段,按要求答题( 3 分)(1)加点词语“这番景象”指什么?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花生地(2)请结合语境,在横线处补写镇长的心理活动(30字左右)既然付出一点劳动就能使那一小包花生变成这样,那为什么不能自己动手造一所学校呢?9 文章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镇长,一个是富翁,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请说明理由( 3 分)镇长:着重谈他对学生无私的爱与关怀富翁:能捐资造学校,并且告诉我们真正改变
- 读读文章,谈谈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要联系生活实际.横向思维和心理枷锁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拿一张白纸,用笔在上面点一个黑点,拿给人们看.接受这个试验的所有成年人,都毫无例外地回答:“一个黑点.” 可是在幼儿园,孩子们的回答却是多种多样的.“这是一顶小草帽!”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这样说.“不,这是烤糊的面包片!”另一个声音喊.“不对,这是一只捏扁的臭虫!”第三个声音纠正道.为什么孩子看到的和成年人不一样呢?_________________随着生活的积累和受教育的深化,人们逐渐变得遵循各种陈规去思考和行动.这样,思维就受到种种牵制和羁绊,思路变得狭窄起来.思路狭窄了,创造力必须受到影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乔奇说过这样一句话:“发明和发现存在于在人人都看到的东西的同时,想到从没人想到过的东西之中.”怎么才能想到没人想到过的东西呢?这需要对大脑有某各“震动”,就好像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想到万有引力一样.面对这种“震动”,不是每个人都能萌发创造思维的.还必须凿开锁闭我们心灵的“心里枷锁”.才有可能
- 小胖1分钟可以踢毽子40下,比小巧少踢20下,小巧1分钟可以踢毽子多少下?数量关系
- 田里的田鼠太多,庄稼的收成就会受到影响.改为双重否定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