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阅读,
像多数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我约了两个朋友从青浦淀山湖
的东南岸雇船出发,向西横插过去,走完了湖,就进入了纵横交错的河网地方.在
别的地方,河流虽然也可以成为运输的通道,但对普通老百姓的日常行旅来说大多
是障碍,在这里则完全不同,河流成了人们随脚徜徉的大街小巷.一条船一家人家
,悠々走着,不紧不慢,丈夫在摇船,妻子在做饭,女儿在看书,大家对周围的一
切都熟悉,已不愿东张西望,只听任清亮亮的河水把他们浮载到要去的地方.我们
身边擦过一条船,船头坐了两位服饰齐整的老太,看来是走亲戚去的,我们的船驶
得太快,把水沫溅到老太的新衣服上了,老太撩了撩衣服下摆,嗔色地指了指我们
,我们连忙拱手道歉,老太立即和善地笑了.这情景就像街市间不小心撞到了别人
随口说声“对不起”那样自然.
两岸的屋舍越来越密,河道越来越窄,从头顶掠过去的桥越来越短,这就意味
着一座小镇的来临.中国很多地方都长久地时行这样一首儿歌:“摇摇摇,摇到外
婆桥”,不知多少人是在这首儿歌中摇摇摆摆走进世界的.人生的开始总是在摇篮
中,摇篮就是一条船,它的首次航行目标必定是那座神秘的桥,慈祥的外婆就住在
桥边.早在躺在摇篮里的年月,我们构想中的这座桥好像也是在一个小镇里.因此
,不管你现在多大,每次坐船进入江南小镇的时候,心头总会渗透出几缕奇异的记
忆,陌生的观望中潜伏着某种熟识的意绪.周庄到了,谁也没有告诉我们,但我们
知道.这里街市很安静,而河道却很热闹,很多很多的船来往交错,也有不少船驳
在岸边装卸货物,更有一些人从这条船跳到那条船,连跳几条到一个地方去,就像
市井间借别人家的过道穿行.我们的船挤入这种热闹中,舒舒缓缓地往前走.与城
市里让人沮丧的“塞车”完全不同,在河道上发觉前面停着的一条船阻碍了我们,
只须在靠近时伸出手来,把那条船的船帮撑持一下,这条船就会荡开去一点,好让
我们走路.那条船很可能在装货,别的船来来往往你撑一下我推一把,使它的船身
不停地晃晃悠悠,但船头系结在岸椿上,不会产生任何麻烦,装货的船工一迳乐呵
呵地忙碌着,什么也不理会.
小镇上已有不少像我们一样的旅游者,他们大多是走陆路来的,一进镇就立则
领悟了水的魅力,都想站在某条船上拍张照,他们蹲在河岸上恳求船民,没想到这
里的船民爽快极了,想坐坐船还不容易?不仅拍了照,还让坐着行驶一陈,分文不
取.他们靠水吃饭,比较有钱,经济实力远超这些旅行者.近几年,电影厂常来小
镇拍一些历史题材的片子,小镇古色古香,后来干脆避开一切现代建筑方式,很使
电影导演们称心,但哪来那厶多群众角色呢?小镇的居民和船民非常帮衬,一人拿
了套戏装往身上一披,照样干活,你们拍去吧.我去那天,不知拿家电影厂正在桥
头拍一部清朝末年的电影,桥边的镇民、桥下的船民很多都穿上了清朝农民的服装
在干自己的事,没有任何不自然的感觉,倒是我们这条船靠近前去,成了擅闯大清
村邑的番邦夷人.
1.文中引用儿歌“摇摇摇,摇到外婆桥”有何作用?
2.“周庄到了,谁也没有告诉我们,但我们知道.” “知道”的原因除了“两岸的屋舍越来越密,河道越来越窄,从头顶掠过去的桥越来越短,这就意味着一座小镇的来临”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3.“我去那天.成了擅闯大清村邑的番邦夷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感受是什么?
答:1·首先,运用儿歌使全文增添了一份童趣,吸引读者注意力;其次,是作者对行船摇晃形态的联想,描绘出江南小船随波摇动的动态美;最后,引起作者对人生之初摇篮的思索,启领下文,并无意识地显示出一种亲切自然的情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