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的途径

问题描述:

认识自我的途径

在教育工作中,许多人往往只重视让学生认识外部世界,如社会、学校所处的环境等,而不重视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内部世界”,发展自我意识.所谓的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的认识,是对自己本身和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有自我意识的.只是到了青年期才真正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内部世界还存在着“本能”的自我、“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他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从而促进内在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形成.他不再简单地认同别人的观点,而是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有了理性的认识和评价.自我意识不仅是意识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人的个性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是由许多相互作用、不断变化着的部分组成的,而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自我意识.因此,自我意识的水平越高,它对个性的调节、控制作用也就越大.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不能获得发展,他的个性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可见,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成熟.
  应该说,生活在校园里的绝大多数学生,认识“自我” 或对“自我”的评定比较稳定,也比较现实、客观,同时在自我发现或评定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改造.但是,也不排除少数学生在“自我”认识上的偏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高地估计自己.有的自以为是,自我陶醉,瞧不起别人;有的哗众取宠,故意逞强;还有的虚荣心强,惟恐暴露自己的弱点,听不得批评,自以为应得到的荣誉未得到就情绪低落,怨天尤人.二是过低地估计自己.有的缺乏自信,自己看不起自己;有的遇到事情和问题总是强调客观条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努力了也白搭;还有的时常犯猜疑,总感到领导和周围的同志看不起他,对他不信任.
  从上述可见,青年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在教育中忽略了自我意识问题,就无法在青年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使心理发展尽早地成熟,从容的面对社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认识"自我" 的基本途径:
  (l)在集体中寻找“自我”.集体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借鉴和比较的功能.学校是青年学生高度集中的地方,每个学生通过朝夕相处,一起生活、工作和学习,在认识他人的能力和品质时,也开始对自己作出某种评价,而这种评价是自己从自己身上发现的东西和从他人身上看到的东西不断地进行比较、对照的结果.正是在这些比较中,每个官兵才能自然而然地用“我比别人如何如何”的方式,去判断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什么角色,在周围人员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以及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在求教他人中认识“自我”.自我认识与求教他人并不矛盾,这是因为,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他人或多或少的注意,尤其是自己身上的缺点,自己不容易看到,但可以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反应和评价中认识自己的真实面目.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古今中外,不少有作为的人,都曾求教于他人,请求名师名家指点,这说明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发展需要经人指点和帮助.
  (3)在实践中检验“自我”.歌德曾说:“人怎么能认识自己呢?通过观察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行动.你去试验完成你的职责吧,你立刻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人.实现“自我”认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用自己诸多才能去履行应尽的职责,就其效果加以比较,好坏、优劣分明,自身价值自然而然地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