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尧以天下为许由,许由不受、、、2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3 鲁哀公问于仲尼与、、三篇全文翻译

问题描述:

1尧以天下为许由,许由不受、、、2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3 鲁哀公问于仲尼与、、三篇全文翻译

  以下分别对应,希望有帮助~~
  篇1.
  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又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说:“让我来做天子,那还是可以的.不过,我正患有很深、很顽固的病症,正打算认真治一治,没有空闲时间来治天下.”统治天下是地位最高、权力最重的了,却不能因此而妨碍自己的生命,更何况是其他的一般事物呢?只有忘却天下而无所作为的人,方才可以把统治天下的重任托付给他.
  舜让天下给子州支伯,子州支伯说:“我正患有很深很顽固的病症,正打算认真治一治,没有多余时间来治理天下.”由此可见,天下应当是最为贵重的东西了,可是却不能用它来替换生命,这就是怀道的人对待天下跟世俗大不一样的原因.
  舜又把天下让给善卷,善卷说:“我处在宇宙之中,冬天披柔软的皮毛,夏天穿细细的葛布;春天耕地下种,形躯能够承受这样的劳作;秋天收割贮藏,自身完全能够满足给养;太阳升起时就下地干活儿,太阳下山了就返家安息,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而心中的快意只有我自身能够领受.我又哪里用得着去统治天下呢!可悲啊,你不了解我!”也就没有接受.于是善卷离开了家而隐入深山,再没有人能够知道他的住处.
  舜再把天下让给他的朋友石户地方的一位农夫,这位石户的农夫说:“君后的为人实在是尽心尽力了,真是个勤苦劳累的人!”他认为舜的德行还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于是夫妻二人背的背、扛的扛,带着子女逃到海上的荒岛,终身不再返回.
  篇2.
  匠人石去齐国,来到曲辕这个地方,看见一棵被世人当作神社的栎树.这棵栎树树冠大到可以遮蔽数千头牛,用绳子绕着量一量树干,足有头十丈粗,树梢高临山巅,离地面八十尺处方才分枝,用它来造船可造十余艘.观赏的人群像赶集似地涌来涌去,而这位匠人连瞧也不瞧一眼,不停步地往前走.他的徒弟站在树旁看了个够,跑着赶上了匠人石,说:“自我拿起刀斧跟随先生,从不曾见过这样壮美的树木.可是先生却不肯看一眼,不住脚地往前走,为什么呢?”匠人石回答说:“算了,不要再说它了!这是一棵什么用处也没有的树,用它做成船定会沉没,用它做成棺椁定会很快朽烂,用它做成器皿定会很快毁坏,用它做成屋门定会流脂而不合缝,用它做成屋柱定会被虫蛀蚀.这是不能取材的树.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它才能有如此寿诞.”
  匠人石回到家里,梦见社树对他说:“你将用什么东西跟我相提并论呢?你打算拿可用之木来跟我相比吗?那楂、梨、橘、柚都属于果树,果实成熟就会被打落在地,打落果子以后枝干也就会遭受摧残,大的枝干被折断,小的枝丫被拽下来.这就是因为它们能结出鲜美果实才苦了自己的一生,所以常常不能终享天年而半途夭折,自身招来了世俗人们的打击.各种事物莫不如此.而且我寻求没有什么用处的办法已经很久很久了,几乎被砍死,这才保全住性命,无用也就成就了我最大的用处.假如我果真是有用,还能够获得延年益寿这一最大的用处吗?况且你和我都是‘物’,你这样看待事物怎么可以呢?你不过是几近死亡的没有用处的人,又怎么会真正懂得没有用处的树木呢!”
  匠人石醒来后把梦中的情况告诉给他的弟子.弟子说:“旨意在于求取无用,那么又做什么社树让世人瞻仰呢?”匠人石说:“闭嘴,别说了!它只不过是在寄托罢了,反而招致不了解自己的人的辱骂和伤害.如果它不做社树的话,它还不遭到砍伐吗?况且它用来保全自己的办法与众不同,而用常理来了解它,可不就相去太远了吗!”
  篇3.
  鲁哀公向孔子问道:“卫国有个面貌十分丑陋的人,名叫哀骀它.男人跟他相处,常常想念他而舍不得离去.女人见到他便向父母提出请求,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子,不如做哀骀它先生的妾,’这样的人已经十多个了而且还在增多.从不曾听说哀骀它唱导什么,只是常常附和别人罢了.他没有居于统治者的地位而拯救他人于临近败亡的境地,他没有聚敛大量的财物而使他人吃饱肚子.他面貌丑陋使天下人吃惊,又总是附和他人而从没首倡什么,他的才智也超不出他所生活的四境,不过接触过他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乐于亲近他.这样的人一定有什么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我把他召来看了看,果真相貌丑陋足以惊骇天下人.跟我相处不到一个月,我便对他的为人有了了解;不到一年时间,我就十分信任他.国家没有主持政务的官员,我便把国事委托给他.他神情淡漠地回答,漫不经心又好像在加以推辞.我深感羞愧,终于把国事交给了他.没过多久,他就离开我走掉了,我内心忧虑像丢失了什么,好像整个国家没有谁可以跟我一道共欢乐似的.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我孔丘也曾出使到楚国,正巧看见一群小猪在吮吸刚死去的母猪的乳汁,不一会又惊惶地丢弃母猪逃跑了.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同类已经死去,母猪不能像先前活着时那样哺育它们.小猪爱它们的母亲,不是爱它的形体,而是爱支配那个形体的精神.战死沙场的人,他们埋葬时无须用棺木上的饰物来送葬,砍掉了脚的人对于原来穿过的鞋子,没有理由再去爱惜它,这都是因为失去了根本.做天子的御女,不剪指甲不穿耳眼;婚娶之人只在宫外办事,不会再到宫中服役.为保全形体尚且能够做到这一点,何况德性完美而高尚的人呢?如今哀骀它他不说话也能取信于人,没有功绩也能赢得亲近,让人乐意授给他国事,还唯恐他不接受,这一定是才智完备而德不外露的人.”
  鲁哀公问:“什么叫做才智完备呢?”孔子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能与不肖、诋毁与称誉,饥、渴、寒、暑,这些都是事物的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运行;日夜更替于我们的面前,而人的智慧却不能窥见它们的起始.因此它们都不足以搅乱本性的谐和,也不足以侵扰人们的心灵.要使心灵平和安适,通畅而不失怡悦,要使心境日夜不间断地跟随万物融会在春天般的生气里,这样便会接触外物而萌生顺应四时的感情.这就叫做才智完备.”鲁哀公又问:“什么叫做德不外露呢?”孔子说:“均平是水留止时的最佳状态.它可以作为取而效法的准绳,内心里充满蕴含而外表毫无所动.所谓德,就是事得以成功、物得以顺和的最高修养.德不外露,外物自然就不能离开他了.”
  有一天鲁哀公把孔子这番话告诉闵子,说:“起初我认为坐朝当政统治天下,掌握国家的纲纪而忧心人民的死活,便自以为是最通达的了,如今我听到至人的名言,真忧虑没有实在的政绩,轻率作践自身而使国家危亡.我跟孔子不是君臣关系,而是以德相交的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