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中的一些问题
曹刿论战中的一些问题
1.主要内容
2.作者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怎样评价鲁庄公?
4.作者采用什么写法塑造了曹刿怎样的形象?
5.概括曹刿关于战争的思想?
6.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决定性因素?
7.启示最深的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
8.爱国将领的事例、评价
9.长勺之战的胜利与鲁庄公有关么 理由!
1.又何焉 (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空隙)
2.小大之 (古义:案件 今义:* )
3.弗敢也 (古义:虚报 今义:增加)
4.玉帛 (古义:用来祭祀的牛、羊、猪 今义:为革命事业献身 )
5. 肉食者,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轻视)
6 .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译:能,行)
7.而衰(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第二次)
8.齐师我(古义:进攻 今义:砍伐)
9.齐伐我(古义:军师 今义:师长)
【段意】
1.写战前,记述曹刿一次次询问和批驳庄公的有关看法,最后得出得民心是战争胜的基
本条件
2.写战中,记述鲁军与齐军战于长勺,击溃敌军的经过
3.写战后,记述庄公问、曹刿答,从而揭示曹刿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见解
【赏析】
战争题材在《左传》中写得最好,详略得当,而且都有声有色,这篇文章就是一例.曹刿论战以“肉食者鄙”即当官的见识浅薄,不能考虑周全为理论基础,而他的深谋远虑开始的出发点是鲁庄公能否以百姓利益为重,所以他并不看重鲁庄公对侍从施舍小恩惠和祭神的诚实,而非常注重鲁庄公以民情审判大大小小的案件,认为这属于对百姓忠心,可以一战.
面对实力强大的齐国军队,曹刿没有贸然行事,当齐军三次击鼓进军,才建议击鼓,一鼓作气,战胜齐军于长勺成为以弱胜强的典范.《左传》对这场战争没有细致的描绘,简单地用曹刿的“未可”“可矣”概括了战争的经过,以便使战前战后的论战更加突出.如果说战前论战体现了曹刿的以民为战争之本的基本战略思想,那么,战后论战则体现了他的战术思想,“一鼓作气”成为作战打仗的经典理论.不过他不是只凭借勇力,“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则体现了他谨慎的态度.
本文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故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第一段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分析取胜原因作伏笔;第三段论述取胜的原因,突出曹刿善于抓住战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术思想.全文叙事清楚,详略得当,人物对话准确生动,要言不烦,是《左传》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对长勺之战的评价
春秋时期,鲁与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制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创造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编辑本段]【背景】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的许多史料,比较详细而完整地反映了春秋时期列国之间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些情况.《左传》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它的文学价值很高,极善于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特别善于描写战争,也善于刻画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心理活动,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曹刿论战》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当时,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齐都临淄,鲁都曲阜),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公元前682年,鲁桓公出访齐国,被齐襄公暗杀.鲁桓公死,他的儿子庄公继位.由于齐襄公无道,他的弟弟小白预知齐国将有*,便和鲍叔牙跑往莒国(现山东莒县)寄身.鲁庄公八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逃往鲁国.鲁庄公九年,齐国大夫雍廪杀死公孙无知.这时,齐国无君,鲁庄公欲送公子纠回国为齐君,但齐襄公的弟弟小白先入齐即了君位,是为桓公.桓公因为鲁国欲纳公子纠的事,怀恨在心,在桓公即位第二年,就是公元前684年,率军攻打鲁国,进行报复.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1.加点词的古今义:
(1)肉食者鄙
(2)又何间焉
(3)牺牲玉帛
(4)小大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何以战?”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