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秘密 课后题
大自然的秘密 课后题
1.如何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2.课文中“大自然的秘密”指什么?你还知道那些大自然的秘密?
[编辑本段]《自然之道》原文
我和七个旅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到达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海龟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我们去那里旅游的一个目的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150公斤左右,幼龟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倾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沙滩,稍不留心便可能成为鹰等食肉鸟的食物.
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我们很快就发现一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龟巢,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踯躅不前时,一只嘲鹰突兀而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问向导:“你得想想办法啊?选”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界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唤.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把它引向大海,那只嘲鹰眼见着到手的美食给抱走,只能颓丧地飞走了.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使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现实很快使我们明白: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现在做向导的幼龟被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行.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挡,成百上千的幼龟结群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确实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 ”我听到背后有人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
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之物,我们的向导赶紧脱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十数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一切都过去之后,数十只食肉鸟已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两只嘲鹰仍静静地伫立在沙滩上,希望能捕捉到最后一只迷路的幼龟做佳肴.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行.似乎在这群凡人中间,一切都寂然静止了.终于,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危害.”
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编辑本段]《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3、学习读书的方法.
4、积累踯躅、伫立、颓丧、寂然、突兀、等词语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
1、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2、学习读书的方法.
3、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4、了解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能力目标:
1、了解文章的线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情感态度: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2、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
3、学习读书的方法.
4、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厄瓜多尔的加拉巴哥岛去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读读课题,注意秘密的“密”字下面部分是个山字.在你的头脑中浮现出什么问题?(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
二、请你读读课文,想一想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如果你发现了,请举手示意我.
教读书方法:课文中有些地方,可以一带而过,有的地方要反复读,反复琢磨,可以将体会标注在书中相应的空白处.(海龟是有自己的生存办法的)
1、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投这句话.如果把探出换别的词,可以怎么说? (伸、露)比较为什么此处用探?(探有试探、小心的意思.而伸和露则没有)
2、那只先出来的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了解了大自然的秘密之后,这个问题我们搞清楚了,是不是这篇文章我们就学懂了?(没有)
三、除了写海龟,还写了我们呢!读读文章,看你读懂什么了.
1、 观察___紧张____震惊_____悲叹
2、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变化?再读读文章体会.如果你认为理解有困难,可以向周围的同学求助.共同研究研究.
1) 紧张:啄,幼龟小心,太弱小了.大小海龟对比图片.嘲鹰是突兀而来的,幼龟没想到它的致命的天敌会来.这一啄,很可能要了幼龟的命.怎能不紧张?
指名读我们焦急的心情.
2) 震惊:成群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师引:多少只?(成百上千)怎么出来的?(鱼贯而出)此时从巢到海边有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挡,没有任何保护.出示图片:看到成群的海龟争先恐后地向大海爬去,你们快告诉它们你们想说的话.
师:是啊,小海龟们快回去呀,你们的侦察兵是我们把它送入大海的,这里太危险了,看呀,你们的天敌来了.读读这里的句子,应该怎么读.
出示: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天啊,”……“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3) 悲叹:这时,几十只幼龟成了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食.再读这句想象当时海滩上是怎样一种景象?
学生想象描绘.
师:这种场面真是惨不忍睹啊,太残酷了,所以我们有了这样的悲叹:
投:“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再读:投:向导_______地说:“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四、课文学到这儿,我们是不是真正把这篇文章学懂了呢?
课文题目是“大自然的秘密”,可为什么还要写人,这人与大自然的秘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再读全文.
生:本来小海龟有自己生存的本领,可人类偏偏要用自己所谓的聪明去干涉,结果好心办了坏事.
生: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是说大自然中的动物都有其躲避灾难的本能,人类要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与动物们共同生存,不可人为地破坏改变环境,不要人为地干涉动物的行动.不要替动物安排什么.
那好,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应该怎么说
投:人是万物之灵.如果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
五、延伸运用
同学们,我曾听说有段时间,许多媒体报道了杭州淳安县松林虫害的新闻.松树的叶子几天就被吃光了,并且发现大片片的松树死亡,罪魁祸首是松毛虫.这种情况,请同学们利用你们的聪明才智想想用什么办法解决.
打药:引发争议行不行______好心办坏事.
人工捕捉.,养一些吃松毛虫的鸟.
同学们,大自然是个奇妙的世界,还有很多大自然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揭开,有时间,同学们多读一读这方面的书,对大自然多了解一分,所得的益处就可能是不可估量的.
板书:
大自然的秘密 幼龟:“侦察兵” 生存方式
人: 万物之灵 走向反面
教后记:大自然的秘密》这篇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所闻、所见、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我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力求主线明确,目标定位准确,按照从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结构进行教学.学生的潜心会文、自悟、自得和老师的相机点拨,适时指导,和谐统一.
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辩论.联系上下文,谈谈对向导的看法.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发表见解的平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时间非常充分.学生们敢于大胆发言,课堂上出现了争辩的场面.有的同学认为向导做的对.以次来让这些旅行者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的同学说向导做的不对.不能以牺牲几十只幼龟的生命为代价来让人们觉醒.还有的同学认为向导的做法既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课堂上一番唇枪舌战,难分高下.也博得了听课老师的阵阵笑声.
本节课在设计上有欠妥之处.导入新课时,我引导学生学生说出了都知道大自然的哪些秘密.如果把这一环节放在学完课之后,效果会更好些.结合课文最后一段,学生会更加深刻理解动物有生存之道,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如果自作聪明到干涉动物的行动,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编辑本段]《大自然的秘密》(萤火虫)
萤火虫是一种躯体翅鞘柔软、完全变态的甲虫,一生历经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时期.全世界约有2000多种萤火虫.目前已知的萤火虫种类,其幼虫都会发光,一般幼虫的发光器位于第八腹节的两侧,在夜间活动时发光.至于成虫会不会发光,则要视种类而定;例如弩萤属(Drilaster)的萤火虫,虽然幼虫会发光,但是雌雄成虫都不会发光.
萤火虫的发光,简单来说,是荧光素(luciferin)在催化下发生的一连串复杂生化反应;而光即是这个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由于不同种类的萤火虫,发光的型式不同,因此在种类之间自然形成隔离.萤火虫中绝大多数的种类是雄虫有发光器,而雌虫无发光器或发光器较不发达.虽然我们印象中的萤火虫大多是雄虫有两节发光器、雌虫一节发光器,但这种情况仅出现于熠萤亚科中的熠萤属(Luciola)及脉翅萤属(Curtos).因为像*窗萤(Pyrocoelia analis),雌雄都有两节发光器,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雌虫为短翅型,而雄虫则为长翅型.
萤火虫的发光器是由发光细胞、反射层细胞、神经与表皮等所组成.如果将发光器的构造比喻成汽车的车灯,发光细胞就有如车灯的灯泡,而反射层细胞就有如车灯的灯罩,会将发光细胞所发出的光集中反射出去.所以虽然只是小小的光芒,在黑暗中却让人觉得相当明亮.
而萤火虫的发光器会发光,起始于传至发光细胞的神经冲动,使得原本处于抑制状态的荧光素被解除抑制.而萤火虫的发光细胞内有一种含磷的化学物质,称为荧光素,在荧光素的催化下氧化,伴随产生的能量便以光的形式释出.由于反应所产生的大部分能量都用来发光,只有2~10%的能量转为热能,所以当萤火虫停在我们的手上时,我们不会被萤火虫的光给烫到,所以有些人称萤火虫发出来的光为“冷光”.
至于萤火虫发光的目的,早期学者提出的假设有求偶、沟通、照明、警示、展示及调节族群等功能;但是除了求偶、沟通之外,其它功能只是科学家观察的结果,或只是臆测.直到近几年,才有学者验证了警示说:1999年,学者奈特等人发现,误食萤火虫成虫的蜥蜴会死亡,证实成虫的发光除了找寻配偶之外,还有警告其它生物的作用;学者安德伍德等人在1997年以老鼠做的试验,证实幼虫的发光对于老鼠具警示作用.
萤火虫于夜晚的发光行为,以黑翅萤(Luciola cerata)为例,就目前的研究发现,多是在日落后,雄虫开始在栖地上边飞边亮;在雄虫开始活动不久后,雌虫便开始出现于栖地周围的高处(雌虫也会发光,但只有发光器一节,雄虫则有两节发光器),从晚上7点一直到11点半左右,在其栖地可以见到成百成千的萤火虫发光,但差不多在晚上11点半过后,成虫便逐渐停止发光.而且雄虫发光的频率也有变化,并非整晚的发光频率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