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望为话题的作文谁知道
以守望为话题的作文谁知道
题目:
生命需要守望者,就像森林需要护林人,灯塔需要守塔人一样,尽管他们的身影总是寂寥的。人们宁愿固守属于自己的精神园地,去开垦,去发掘,始终与时代的潮流保持一种距离,一定的守望的距离,但他们不是旁观者,他们始终站在精神的源头去观察历史的潮流去鉴往知来。他们关心精神价值胜过关心物质价值,他们用自己的深邃的目光、独到的见解、深刻的思想,去把握未来的脉搏,他们关切的永远不是脚下的方寸之地,而是人类前方的地平线。请你以“守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字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
材料中需要明确以下关键:(1)身影总是寂寥的;(2)宁愿固守属于自己的精神园地;(3)与时代的潮流保持一种距离;(4)站在精神的源头;(5)精神价值;(6)人类前方的地平线。这些关键点提示我们,文章的选材需要符合下列要点:(1)为人类精神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不是物质发展方面的,也不是生活中的平凡人;(2)在其所处的时代社会是孤独的、不被理解的,甚至是被排挤、迫害的,这要写出人物的厄运;(3)其精神价值具有延续意义,在当下社会依然有生命力,这要思考当下的社会思潮及人文价值。
停下脚步,退出喧哗,回归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让清泉洗净心中污渍,让白云抹去眼前灰暗。站在精神的源头,重新注视仍在前进的人群,去审视,去思考,把握自身领域真正的未来。
或许他们曾经是寂寥的,不被理解的,然而历史能给他们公正的判断,他们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想会将世人折服,他们的守望终将融入人类的前进脚步中。
是的,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忍受身心的寂寥,却为了所有人,守望寂静的精神之土,文化之疆,历史之域。所以,他们应该是可以听到的——我们对他们的讴歌。
下一个守望者在哪里?我要大声疾呼:少关注一些明星,多关注一下身边的守望者,不要让守望者绝迹。
范文:
生命的守望者
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像黑夜里独自撑舟渡河的人们,去探索、去寻找人生的真谛。他们先于别人站在时代的浪尖,孤军作战。
他们,是生命的守望者。他们,是一群孤独的勇敢的探索者。
李大钊,守望的是道义。在那样一个黑暗、复杂的时代,他用钢铁一般的肩膀扛住千斤重的道义。即使在被捕的时候,他依然从容不迫、毫不惊慌。他自信。所以无所畏惧。他坚守的道义,即使是在普通人处于无法看到未来的迷惘中,他仍昂首挺胸守卫着他的理想,守卫着中华民族的理想。因为这样一种勇敢的坚守,他连生死也已坦然面对。他认为死与生同是生命的一部,并没什么好害怕的。因为他所站的位置,已不是那个短暂的时代,而是生命川流不息的长河。
于是,他被人们永远地敬佩着,作为一名守望道义的勇士,作为以为超越时代的探索者。
海子,守望的是幸福。他用自己发自内心的诗歌唱出对世界的期望,对幸福的向往。可这世界却是这样地让他费解,让他失望。于是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找寻他所希冀的幸福。当隆隆作响的火车呼啸而来的瞬间,车轨上的他大概是幸福的吧!那短暂的时刻,大概他终于找到了那间他想要到房子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世界充满了爱与和平。当越来越多的人为了金钱和权力赴汤蹈火的时候,只有他在人群中孤独地歌唱,用一颗清澈如溪水般的心去发掘世界上最纯洁的真善美。
于是,他被人们永远地纪念着,作为一名守望幸福的诗人,作为一名穿越心灵的歌颂者。
曹雪芹,守望的是蜕变。身为没落家族的公子,他冷静地观察着这个处于灭亡边缘的社会。《红楼梦》,是他在黑夜中的呐喊,一字一句都喊出了对封建旧社会的愤怒。只可惜,他只是一名守望者,他孤独地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去抵抗。他把宝黛凄美的爱情化作一面镜子,照出封建制度的腐朽,刺醒人们迷惘麻木的心灵。在那样一个浑浊的社会,只有他在黑暗中看清了自己,他守望着一场蜕变,虽然完全不知道路在何方。
于是。他被人们永远地记住了,作为一名守望蜕变的作家,作为一名穿越历史的敲钟人。
历史的链条在他们的孤军奋战中被推动着。正是因为这些孤独的守望者先于我们站在人类历史的顶端,才让光明穿过阻碍到达新的时代。
【点评】
文章选取的三个事例并不是太特别,然而文章的成功之处正在于能用思想、感情、语言包装事例。首先是思想,三个事例代表道义、幸福、蜕变三个层面,能将“守望”的内涵在对象方面作深一层的挖掘,文章在立意上即能立足题意,又能超越话题。其次是感情,文字不是平淡如水的叙述,而是充满激情的呼唤和呐喊,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起伏的情感变化。这种情感的冲击力,源于第三方面——语言。文章能灵活运用对称句、对比句,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语言深刻而不呆滞。另外,三个总括句、三个总结句均形成排比句式,结构上清晰均衡。因此,这是一篇化平凡为美丽的考场作文的范例,取材平凡却能用外在的语言手段进行深刻挖掘、诗性包装,这样的文章极易吸引眼光并受到青睐。对于作文常拿48分或者困惑于不懂表达的学生,这篇文章有思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精神守望者
有的人一生都在追求物质的享受,在群居的物质家园里忙碌一生;有的人一生关注精神价值,以深邃的目光探索历史未来,虽孓然一生却在世俗中乐得清闲。前者有“充实的人生”。却注定为历史长河所淹没,后者的寂寥却能沉淀于历史,闪耀知性的水光,因为他们始终站在精神的源头,守望精神园地,并把握未来。
清澈的河水倒影这华尔敦塘那木屋的影子,与水中游动的鱼群结合成和谐的画面。木屋的主人,梭罗,此时正在勘探瓦尔登湖附近的土地,他细致地记录动物们的作息活动,观察植被的生长,乐此不倦。美妙的湖光山色包容了梭罗的科学信仰,也包容了他的淡泊恬静。在资本主义的狂潮里,人们就像生产机器上螺丝钉,梭罗却依然逃离,投身于自然。梭罗是孤寂的,他的归隐不被世人理解,《瓦尔登湖》也不被当时的人重视。然而,他的精神于数十年后的时代共鸣,他拥有的淡泊成为今人的追求,梭罗的精神穿透到了现代。
海南猛烈的阳光把昔日的白面书生晒成田间老农,一古铜色健壮的身躯穿过田间,熟练地完成农活。韩少功抹去了脸颊的汗水,欣慰地望着田间的生机。没有人想到,眼前的农民竟是海南文联主席,他的纯朴与世俗格格不如,更不必说文人的矫情。韩少功六年来拒绝履行文联职务,而选择半隐归务农。他把才情赋予自然,从自然中感悟真挚广大的精神力量。他没有脱离世界,相反是默默地守护这片人类所遗忘的精神家园。几篇美文流露这自然的清新活力,韩少功以简朴的文字影响着众人的思想。
梭罗、韩少功是精神的守望者,或许他们曾经是寂寥的、不被理解,然而历史能给他们公正的判断,他们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想将折服世人,他们的守望终将融入人类的前进脚步中。沈从文逃离当时的教育选择在自然中体会人生的智慧,袁隆平坚辞农科院院长而投身于杂交水稻事业上,曾经的守望者默默影响着后人,人类的地平线上始终闪着智慧的曙光。
【点评】
“或许他们曾经是寂寥的、不被理解,然而历史能给他们公正的判断,他们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想将折服世人,他们的守望终将融入人类的前进脚步中”,文章深刻的立意是我所欣赏的。其深刻在于能跳出个体人生价值评判的小圈子,将个体置于历史的维度上,以历史发展的高度判断人生的历史意义。前者是着眼于其所处的特定时空,在某一时空维度上阐述其对所处时空的价值;后者则着眼于人类发展史,在历史的时空中阐述其价值。前者具有特殊性,后者具有普遍性。因此该观点其实提到了一个人生哲理,“守望者的价值由时间去判断”,文章显得大气,是立意高远之作。不足的是,既然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人应该怎样守得住寂寞孤独,怎样守得住时代的冷眼嘲讽呢?文章对此未能有进一步的挖掘,人物的精神伟力还可以挖掘到更加深刻,形象可以更加丰满。
题目:生命需要守望者,就像森林需要护林人,灯塔需要守塔人一样,尽管他们的身影总是寂寥的.人们宁愿固守属于自己的精神园地,去开垦,去发掘,始终与时代的潮流保持一种距离,一定的守望的距离,但他们不是旁观者,他们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