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以“改变自己”为话题的作文,不少于600字!
求以“改变自己”为话题的作文,不少于600字!
改变自己 伴着闹铃的尖叫声,我连滚带爬地从床上起来了.一想到已经周五,心中便有几分甜美.来自:作文大全我哼着歌,走到了那已经走了百遍的小道上,心中仿佛麻木了,没有任何感觉地往前冲.伴着下课铃声,我拖着一条近乎“残废”的腿走出教室.这一周,太多太多的辛酸苦辣几乎是可以要了本人的小命,在忙得透不过气来的日子里,是否还有一丝快乐地带.我遐想联翩,想到自己长大可以快乐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这终究是个幻想,到头来,还是被老师大人的“狮吼功”唤醒.仿佛一切都是昨天,小学开学时的胡吹乱泡,中学开学时的废话连篇,几乎这一切都在同一时刻发生,就这么浑浑噩噩过了七年.麻木地看着作业本上的一切,这是什么?啊!作业本!每次都需要经过这种类似大脑迟钝反应.只有不做作业时才会清醒一些.看看小说,听听音乐,打打电脑,瞅瞅电视……这些已是过去,而现在只有想的份,或者说,连想都是个错误.开学了,就这么开学了.虽然不怎么庄重,但总有一份威严.好似我们是一个奴隶,一切都被学校束缚着.那些好同学就是奴隶总管,而坏同学就挣脱了缰绳*而去,留下的是一群无奈.看来我要改变了,变成一个彻彻底底的完完全全的服从命令者,这才是大人们所需要的,也是我所需要的!
英国一位主教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
少年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可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之时,终于顿悟: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以后,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
看到这段话,我想到了我们的作文.我们的作文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呢?
以前看见过这样一篇作文,大概内容是父亲带我去天桥上看车流,滚滚车流让我思绪万千,由此想到了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于是我就想到了要为这社会做点什么.文章的结尾照例来一番激情满怀的豪言壮语.先不论作者情感的真实与否,是否有艺术性的问题,单就作者的这种毫无根据的理想而言,我们就觉得肤浅和幼稚.主教的墓志铭将我们的这种作文思维解剖得无地自容.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们的作文开始说大话,想当然地说一些我们无法完成的事.这既有客观的现实原因,也有主观上讨巧的因素.说无人不知、世人皆晓的最正确的大话,仿佛成了我们的嗜好.时间长了,说大话便上了瘾,不这样说还觉得不自然.
说大话的作文的特点就是说的话离生活太远,夸大某些事或某个人的作用,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毫无真情实感,就像悬在空中的垃圾堆,既不好看,也不实际.在理想、哲理、情感类的作文中,说大话的内容最为常见.比如,写“_________感动了我”这个作文题目,有人会不自觉地找来“蚂蚁”“小鸟”等动物角色,通过描写它们坚忍不拔的生存行为来让自己感动,从而在作文里表现自己灵魂的升华;或者是通过一些事件(比如,公车让座、植树活动等)、一些人物的行为(清洁工的劳动、父母的辛劳等)来表现自己深刻的反省意识、功德意识、爱心意识等.这一类的作文的结尾往往会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具有深刻认识的人.
我们知道,人认识的总是逐步发生变化的,所谓的功德圆满总是要历尽一个颇为艰辛的修炼过程.没有什么事情会突然之间变得异常的美好,期间总要有一些反复或无常.这就是生活的逻辑,是生活最本质的表现.
而我们的作文往往会把某种认识或者情感推向一种极致,而这种极致又往往是社会所期待的理想价值观.比如,无私 奉献、为事业呕心沥血、知错就改、品德高尚、乐于助人……我们思考一下,这些价值观有多少和自己的生活贴近,有又多少反映着真实.比如,无私奉献与《劳动法》是否相悖?知错就改中的“错”是不是真的就是“错误”?遭遇“索捐者”你是否还能助人?理想的价值观我们要坚守,美好的品德我们要发扬,但一旦遇到现实的逻辑的时候,请你辨证思考,具体分析,不要拿着喇叭,一根筋吹到天上去.
我们的作文离真实的生活太远,离自己的想法更远,用大话淹没了自我个性.我们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只习惯了捡一些破旧的,似乎还散发着霉臭的观点往作文上堆.这样的结果当然是,说了大话依然毫无知觉,认为理所当然.
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我想这对于每一位依然在作文里说大话的同学都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