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的问题

问题描述:

隆中对的问题
文言实词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拜托写一点拉

  “隆中对”,亦称为“草庐对”.是《诸葛亮传》中传文的一段节录.“隆中”,山名,现在湖北省襄阳县境.隆中的卧龙冈,原是诸葛亮曾居住过的地方.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原籍是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水县)人.青少年时期随叔父诸葛玄流转各地,后定居隆中.认真研读史书,兵书,并且常与荆襄有识之士,分析天下形势.“对”,对策.指回答刘备“三顾茅庐”,询问诸葛亮关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策略问题.
  东汉末年,因政治腐败,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东汉统治者利用地方豪强的武装力量,镇压农民起义军.在这过程中,农民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了,但地方*逐渐庞大.他们之间互相攻伐,互相割据,形成了军阀混战的政治局面.
  公元207年,曹操、孙权在混战中,逐渐强大,初步形成了二分天下的局面.209年,刘备在北方被曹操打败后,流落江楚,依附刘表.但他不甘于寄人篱下,为了建立基业,积极招揽人才,扩展*,以便达到“恢复汉室,统一天下”的目的.后来得徐庶的推荐,亲自到隆中“三顾茅庐”,问策于诸葛亮.本文就是记录诸葛亮在隆中对答刘备定计的史实,这是蜀汉开始基业,和曹、吴最后三足鼎立的基础.当时诸葛亮只有二十六岁.
  一、疑点:
  1、谓为信然:
  课本注释:“说是确实这样.”其他译书大抵亦如是说.此只从字面译出,意思没有错,但省略的没有补出,尚欠明白.《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说:“谓:认为,以为.信然:确实的.信,真实.然,形容词词尾.”这就更离谱了,连句子结构也搞乱了.
  其实,此句应是:“谓(其)为信然.”主语省略掉了,是崔州平,徐庶他们“谓”.“谓”,是谓语,说.“(其)为信然”是说的对象,原来就是一个句子,主语“其”(诸葛亮)省略了.“为”,谓语,判断性动词,是.“信然”,确实是这样.“然”,是代词,这样代上文“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信”,是“然”的修饰语,“确实”,“真的”.《说文》:“信,诚也.”把“然”释为形容词尾是不对的.
  2、将军宜枉驾顾之:
  “枉驾”:课本注释:“枉,委屈.驾,指车马”不妥.此“驾”是借代词代刘备自己.古代表示敬称的一种习惯的说法,不直接指称对方,采用旁指替代.如说“大驾光临”,绝对不是说大车马光临,是指称贵宾而言.再如“尊驾”、“枉驾”就是指人.“枉驾”,也可说“屈驾”,称人走访的敬辞.《古诗十九首》有:“良人惟古懽,枉驾惠前绥.”甚至“枉骑”、“枉顾”,都是同类词,指称尊屈对方的.如《史记·魏公子传》:“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枉车骑”,就是说尊屈对方伴着去的.
  3、遂用猖蹶:
  课本注释:“就因此失败.用,因此.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其它译本
  大体上亦如是说,如《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遂用:二字同义,因而.猖獗,失败.”欠妥.另外,还有翻译说是:“只是智慧和策略都够不上,他们就因此胡作非为,弄到今天的局面.”这种理解更是谬误,把“猖蹶”说成是“他们”,即刘备以外的人,认为:“猖獗是指当时军阀的*焰盛的”.这就游离原文之外了.
  首先,以史实印证,此“猖獗“所指对象是刘备自己的.《三国演义》三十八回有关情节写作:“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此“迄无所就”就是“猖蹶”释义之语.再从《三国志·先主传》所载的史实,说刘备在赤壁之战前,确实屡次挫折:一次为董卓所破;两次败于吕布;一次败于曹操.妻子家室三次被俘,确实是狼狈不堪.此大概就是“猖獗”之所指.但“失败”绝对不是刘备的用语.
  其次,再从词语分析.“猖蹶”是个多义词,可用于行为猖狂,任意横行的方面.义同“猖獗”;也可用于颠覆,失败方面.此处的用法,和“猖獗”是有别的,是个偏义词,偏于“蹶”字,“猖”是修饰词.“猖”:《玉篇》:“狂骇也.”“蹶”:《广韵》:“失脚.”即失足,跌 倒.合起来意为“可怕的挫折”.亦即《三国演义》所说的“迄无所就”,也才会符刘备说话的语意.
  再从句子结构上说,“猖蹶”是宾语,“遂”是副词,才.修饰“用”.“用”是动词.《辞源》第一义项释为“使用”.《广韵》:“使也.”《说文》:“可施行也.”其实,“用”应释为“致使”、“导致”.整句意是:“才导致可怕的挫折”.这就是说“智术浅短”所导致的结果,所以后来他才懂得招揽贤士之故.
  4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课本注释:“(孙权)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其他译书亦如是说,欠妥.
  首先,“可以”,是两个词,而不是一个词.应是“可与(之).”“以”,即“与”.后边省了介宾的宾语“之”,指代“孙吴”方面.《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华图书馆印行版)就写作:“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此可为证据之一;另外,“以”、“与”在古汉语中,因同音可互用亦是常见的.如《西门豹治邺》:“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此前后互文,“以”同“与”.《孟子·梁惠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此两句中,“以”即“与”.句意为“与天下同乐,与天下共忧.”
  在《赤壁之战》中有:“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译成:“除非刘豫州,天下是没有谁可以抵挡曹操的.”其错就错在以今度古,把“可以”视为现代汉语的“可以”.其实此“可以”即“可与(之)”.此语是孙权说的.其意是:“要不是刘备,天下就没有谁和我(一起)去抵挡曹操了.”从此例也可以反证诸葛亮的话“此可以为援”.意为:孙权方面只能和他结为同盟.
  其次:“为”亦不宜释为“作为外援”.“为援”这是动宾结构.“为”,动词,结交,结成.“援”,宾语,应为“同盟”.“援”,《辞源》第一义项释为“攀缘”,即结缘.再从下文“外结好孙权”,可证“为援”,就不是“作外援”解,而是说结成盟友.事实上亦如此.
  5、贤能为之用:
  课本未注释.其它译书的译句各行其是.有的说:“有德有才的人被他任用”.
  (《古代散文选译》);有的说:“人才得到他的任用.”(《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且从此两例看,对“为”的理解就有各异.前者译为“被”,视为被动句;后者译为“得到”,视为动词.均欠妥.
  其实,从句子结构上看,“贤能”是主语,即贤能的人.“用”是动词谓语,是效劳,出力之意.《商君书·靳令》:“六虱成群,*不用.”“为之”,是介宾结构作状语,修饰“用”.“为”,读作wèi,给,替.“之”,指代孙权.此句是主动句,不是被动句.“贤能”为他效力应该是自愿,不应是*的.整句意为:“贤能的人(都愿意)替他效力.”
  6、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此长句无论是释词,还是译句都有值得讨论的地方.
  首先,是译句问题.一般是直接按字面译出,诸如《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
  译说:“刘璋糊涂懦弱,张鲁在北,人口众多,地方富足,却不知抚慰爱惜(民众).”已省略的成份,若不合理的补充说明,则句子结构不清,语意不明,到底是说刘璋,还是张鲁?就使读者感到含含糊糊的.
  其实,此长句主语是刘璋.以下是从内外情况说明刘璋“暗弱”.虽具备地利的条件,但却内外交困,处于政局不稳定的局面.译句宜作些词语的补充,使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层意明朗化为妥.
  其次,句中的一些词义亦尚可斟酌.如“暗弱”,亦写作“暗弱”.课本注释:“昏庸懦弱”.也有释为“糊涂懦弱”.这都欠妥.首先,“懦弱”也就是“软弱”,即指人的个性而言,这就不甚合符实际.且从《三国志》中看,刘璋其性格并非是个软弱的人,他敢将张鲁的母与弟杀死,与之结为仇;对手下征询意见稍有不合,即发怒骂人.这些都不足以说明是“软弱”.其实,此“暗弱”主要指其愚味无能,缺乏治政的才能.不是治政的料子.他是原益州牧刘焉的儿子,刘焉死后,他是“州太吏赵韪等贪璋温仁,共上璋为益州刺史”的.但他治事毫无主见.下文的“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也可说明问题.所谓“智能之士”,就是指他手下法正,张松等人,是经常议论刘璋不足以有为的.就如何对付张鲁一事,何去何从,老是听手下人的意见,忽东忽西.甚至后来差点儿投靠到曹操那里去.下文“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是说即使益州有诸多的有利外因,但主观上毫无远大的政见,终不使国力强起来,这就是“暗弱”的真正含义.
  再从词义上说.“暗”(暗),《说文》:“日无光也.”《玉篇》:“不明也”.《广韵》:“冥也.”《荀子·君道》:“主暗于上,臣诈于下,天亡无日矣.”这都是指人冥顽不灵,愚昧,无政治才能.
  再次,“张鲁在北”:课本注释:“张鲁当时据有汉中,在益州北面.”只照字面译释,至于此句的深义何在?没有点拨明白,这等于不注释.此句实在是写刘璋政权的外患,是说北面有张鲁的威胁.《三国志》说:“而张鲁稍骄恣,不承顺璋,璋杀鲁母及弟,遂为仇敌.”张鲁是张道陵之孙,是五斗米道的继承首领,初为益州牧刘焉督义司马,与张修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后鲁又袭杀修,并其众,遂割据汉中,自号“师君”,推行天师道,从者甚众,雄据巴汉近三十年.后降曹,封阆中侯.张鲁的政权,先是依靠刘焉的*起家的,占领汉中后,建立了较稳定的政权.后来两家成仇,刘璋绝不是张鲁的对手.这也是从另一角度写刘璋的“暗弱”
  最后,“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此句译释一定要加上主语,是“益州”或“刘璋”,以免和上句混淆不清.“殷”,是多义项之词,在此应是“殷实”之意,和“富”同义.“民殷国富”是互文.《史记·苏秦传》:“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古文常以互文对举.此“殷”与“足”;“志”和“气”都是同义.此可为证.而译“民殷”为“人口众多”欠妥.
  “存恤”:一般是照套辞书的解释:“慰问抚恤”,即安抚,抚养.不妥.依语境“民殷国富”,已经说人民富足,本身则无须在这方面需*去救济,抚养的.此强调“存恤”,主要在政治管理方面.一个词的词义,除考虑其基本义外,尚须结合语境来确定其义.《史记·楚世家》:“存恤国中,修政教.”此例可看出“存恤”是指政治教化,仁政在于教化民心,而不是经济上的抚恤.由此亦说明其“暗弱”之所在,是愚味无知,缺乏政才,不懂得怎样组织治理好民众,导致国力衰弱.
  7、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出于秦川”:课本只注释“秦川:秦国故地,现在陕西,甘肃秦岭以北
  平原地带.川,平野”.但“出于”未作注释.但有的译书,如《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将军自己亲领益州的部队从秦川出击.”释词:“于:介词,自、从.”《古代散文选译》的注释亦然.不合符事理逻辑,不妥.
  问题在“于”字上.“秦川”地处“汉中”的北边,连张鲁管属地都不是.是指现在陕西西部的宝鸡市至甘肃东部的天水市之间,秦岭以北,渭水上游的南北一带地方,古称“秦川”.距离现在四川成都近千里之遥.而“益州”当时是现在四川,以南充市为中心,以成都为治所,绵阳,剑阁一带的,刘备率益州之兵,怎会一下子就能从“秦川”出击呢?诸葛亮策划先主是以蜀为根据地,然后等待形势一变,就北出秦川,和另一路“以向宛,洛”,以取中原的.
  实际上语意是说秦川是目的点,而不是出发点.“于”:介词,应是“向”之意.“出于秦川”:“于秦川”是“出”的补语.译句应译为状语,即“向秦川出发”.和上句“以向宛,洛”的“向”是同义,这样才对.
  8、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敢”:课本未注释.但所见的译书中译句照写上“敢”字.如:“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酒浆来欢迎将军呢?”不妥.难道百姓*来欢迎才是好事的吗?这当然也不是诸葛亮说话的原意.诸葛亮意思是说,像刘备这样“仁义”之君,若出兵秦川,必得百姓由衷的欢迎的.
  其实,“敢”是个多义词,在此是作副词,表示敬意,可不译出.《词诠》归之为“表敬助动词”,说:“惟存形式而实已无‘敢’字之意义才属此.”如《中山狼传》:“敢乞一言而生.”“敢”可不译,要译可译为“请”.《孟子·公孙丑上》:“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此“敢问”,即“请问”、“请教”之意.而“孰敢不”的“敢”,要译只能译为“肯,愿意,能够”之类,表示行为的主动性而已.
  特此声明,严禁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