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取法中也,得其下也.”是什么意思?谢谢
问题描述:
“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取法中也,得其下也.”是什么意思?谢谢
答
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
这句话告诉人们,无论是治学还是立事,一定要志存高远,并为之努力奋斗,才有可能登峰造极.
相关推荐
- 草书大王阅读答案原文: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译文:张丞相喜好练书法却写得不工整.当时人们都讥笑他.张丞相像原来一样不改.一天得到好句,就找笔迅速地写下来,(好像)满纸龙蛇在飞舞.而后就让侄子来抄录.当抄到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侄子十分疑惑就停了下来,拿着张丞相所写的字问他:“这是什么字呢?”张丞相仔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于是责骂他的侄子说:“你为什么不早一点问,使得我也忘记了.”1:解释下列句中“引号”词语意思1.好草书而不“工”:2.使侄录“之”:3.侄“罔然”则止:4.“执”所书问曰: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收获?请简要谈谈.不要出现“略”
-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解释加点的词.①可以有(得):②其义自(见):③自(晓)其文:2.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答) .3.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_________的重要,这是因为(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4、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
- 关于 书上元夜游 已卯上元,予在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巳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苏轼的小儿子)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1.屠沽纷然中的"沽'是什么意思?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对本文作者苏轼和他的文章进行评价.
- 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曰:“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君曰:“渔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会朝.”明日,余且朝,君曰:“渔何得?”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其圆五尺.”君曰:“献若之龟.”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七十二钻而无遗策.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策,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虽有至知,万人谋之.鱼不畏网而畏鹈鹕.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婴儿生无石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杂篇•外物第二十六)婴儿生无石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这样一句没有能理解到其中的意思 可能是我没有说准确我说的是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是翻译 谢谢第一位回答的朋友
- 张仪诳楚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仅此一段,不需翻译.)陈轸是个怎样的人?楚王呢?结合选段回答.“患齐、楚之从亲”的“之”是什么意思?“陈轸独吊”中的“吊”解释为“表示哀痛”那可以解释为“忧虑”吗
- 13、20℃时,将一定质量的NH4NO3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蒸发18.75g水,可使溶液饱和,另一份加入36g NH4NO3也达饱和,求⑴20℃时,NH4NO3的溶解度.⑵原溶液中NH4NO3的质量.解析:依题意,可知将36g NH4NO3溶解于18.75g水中恰好饱和,则溶解度可求.设20℃时NH4NO3的溶解度为S.原溶液中NH4NO3的质量为x.20℃时NH4NO3饱和溶液中 溶质 溶剂 S 100g 36g 18.75gx+36g 50gx 50g-18.75g可解得S=192g,x=60g请问为什么36g NH4NO3溶解于18.75g水中恰好饱和?.能不能告诉我原理或者比例公式是什么?怎么证明?下次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应该如何做?
- 课外文言文阅读2.“患”在文言文中大多有___________的意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患”;但在这篇短文中的意思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患”即为此意.3.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1)便自念言:2)所以美者,缘有盐故:4. 文中“愚人”之“愚”具体表现在哪里?造成这一表现的原因是什么?5. 文中“主人与食”的“食”和“便空食盐”的“食”解释上有何区别?试再举一两个类似的例子.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①,嫌淡无味。主人闻已②,更③为益④盐。既⑤得盐羹,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⑥食盐。盐已口爽,反为其患。
- 桃花源记中的“之”的意思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渔人甚异之,之的意思;具答之,之的意思;处处志之,之的意思;高尚士也,闻之;之的意思.速
- 文言文 熟读精思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可以有得 得()2.读书要分那两部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请用文章原句回答)3.作者“三到”中,强调了()的重要,这是因为()(请用文章原句回答)4.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5字)
- 《 养花》老舍 养花的乐趣是什么,用文中的话说 .文章告诉我们什么生活哲理?.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作研究与试验.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儿们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花虽多,但无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难过的事.我不愿时时落泪.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忽然会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这是个乐趣,摸住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一定不是
- be more of 原句是 you are becoming more of a leader in the Brazil team
- 用拟人的手法,写一写小河,桃花,春风.或其他你喜欢的景物,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