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度人和半坡人的房屋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河姆度人和半坡人的房屋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河姆渡文化盛行一种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在河姆渡遗址各文化层,都发现了与这种建筑遗迹有关的圆桩、方桩、板桩、梁、柱、木板等木构件,共达数千件.第4层的一座干栏式长屋,桩木和相紧靠的长圆木残存220余根,较规则地排列成4行,互相平行,作西北—东南走向.现存最长一行桩木长23米,由西南到东北的第 1、2、3行之间的距离大体相等,合计宽约7米,推知室内面积在160平方米以上.第3、4行的间距1.3米,这是设在面向东北一边的前廊过道.建筑遗迹范围内,出土有芦席残片,许多陶片以及人们食后丢弃的大量植物皮壳、动物碎骨等.这座大型干栏式建筑当属公共住宅,室内很可能隔成若干小房间.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以河姆渡发现的为最早.除干栏式建筑外,早期稍后,还出现一种立柱式地面建筑,在柱洞底部垫放木板作为基础,有的则是填塞红烧土块、粘土和碎陶片等,填实加固形成臼状柱础,中间立木柱.
半坡人居住的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而且以小屋居多,大屋仅一座,位于*,小屋围大屋而筑.这种环形布局,不会是无意识的,明显地体现着团结向心的一种原则一种精神.上宅文化遗址,也是半地穴式建筑,大多是不规整的椭圆形,屋内都埋有一个或两个深腹罐,是灶塘吧,且兼及存储火种.因没有全部挖掘,不知是否也有大屋 ,也环形布局.我想,有可能同半坡类似的.半坡遗址上,有很多柱洞,其建筑应是用树木枝和其它植物的茎叶再加泥土混合架构而成的,上宅文化遗址也发现了柱洞.这些今天看来实在是不起眼的"马架子窝棚",却是六千年前先民的杰出创造,是中国土木合构的古典建筑的发端了.穴居日久,容易“下润湿伤民”,人们便就地取材,铺茅草、皮毛甚至烘烤地面.屋内设有火塘,但无烟道,一旦失火,就得重新搭造.
原因: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沿岸,而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地理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房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