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庄子所讲的“心斋”、“朝彻”、“坐忘”、“见独”各是什么意思?该如何理解?
请问,庄子所讲的“心斋”、“朝彻”、“坐忘”、“见独”各是什么意思?该如何理解?
禅宗三境界
①心斋:
“心斋”见于庄子人间世中孔子和颜回的一段对话,据说颜回有一次要到卫国去游说,孔子浇了他一盆冷水,认为他一身的功夫还没有做到纯一不乱的境界,如果贸然去谏,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于是颜回便向孔子请教方法,孔子告诉他要“心斋”说:“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心.”
②坐忘:
“坐忘”两字的原意,莱济(Legge)翻为“我坐着而忘了一切”,伽尔斯(Ciles)和林语堂翻为“我坐着而忘了自己”,冯友兰翻为“忘了一切”,铃木大拙翻为“心忘”,我认为这个“坐”字不应从字面上去体味,它的意思,可以说是坐于忘,或沉入于忘的境界.这个忘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忘己和忘物,不仅要坐着才能忘,而是在任何情形中都能忘.下面是庄子描写有关坐忘的故事:
有一次,颜回告诉孔子说他的功夫大有进步,已忘了仁义,孔子认为他还不够深刻.过了几天,他告诉孔子说他已忘了礼乐,孔子仍然没有加以赞许.再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告诉孔子说他已“坐忘”了.这境界连孔子也有所不知,反问颜回,颜回解释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③朝彻
“朝彻”是道家修练的一种境界,庄子曾描写过一段有关朝彻的故事.
落千丈 有一次,有人问女偊,为什么他年纪那么大了,但容貌还是嫩得像小孩一样,女偊告诉他这是得了道的功效.那人又问女偊:他是否可以学道呢?女偊坦白的说他不是学道的材料;接着便把自己教学生卜梁倚的经过告诉他说:
“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上面,笔者之所以冗长的引证了庄子的这三段文字,乃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很多的禅的种子.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禅师们都是佛家,但他们对于老庄思想的偏爱,却影响了他们在佛学中选取了那些和老庄相似的旨趣,而作特殊的发展.
此外,庄子“真人”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后代的禅师,最显著的是临济义玄,和他开展出来的临济宗都以真人为最高境界.庄子最重要的一个观念是“夫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这是强调存在先于知,这也是禅的一大特色——先存在而后能知.禅的思想正好和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相反,而是“我在故我思.”
4,见独
所谓“见独”,即见到绝对的“道”,实际上,就是在想象中,在直觉的把握中,达到与“道”融为一体,与“天地精神往来”.
“见独”颇类似于现象学中的先验还原,即舍弃对世界的自然态度和固有看法,而回到纯粹的先验意识,见独即发现内在、先验的心理状态.这里的“独”与《五行》一样,都是在“舍体”的意义上使用的.所以庄子的“见独”与儒家的慎独虽然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就二者是指内心的精神状态而言,则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显然是建立在他们对“独”的共同理解之上.独也可以做动词,作“内”讲.《五行》传文解释“君子之为德也,有与始,无与终”(第9章)一句时说:“有与始者,言与其体始;无与终者,言舍其体而独其心也.”这里的独即作“内”讲,“独其心”即内其心.“内心”的说法也见于先秦典籍,并与慎独联系在一起,如《礼记·礼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