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祖国有什么变化,写一件事
最近祖国有什么变化,写一件事
要300字
有一个变化,我是有切身感受的:我小时候,每到周末节假日,爸爸妈妈会带我到公园去,要么乘公交车,多数是用自行车带着我.想当年,爸爸妈妈在学生年代时,只有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可是也不知从哪年开始,我家外出游玩的脚步越来越远:杭州、苏州、无锡、南京、诸暨、绍兴、黄山、庐山、三亚等等地方都留下了我们的脚印.交通工具则有汽车、火车、还有飞机.
再看看上海的变化,以前妈妈从我们卢湾的家到同济大学,要乘近2个小时的公交车,而且妈妈说公交车特别挤.现在的公交车又多又快,还有了畅通无阻、高效快速的地铁、高架,就像蜿蜒的长龙横卧在地面上下,要到哪里又快又舒适.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前驻华首席记者齐迈克感慨地说:“当我1973年第一次来到中国时,人们还把我当作外星人,不时上前围观.谁会想到30年后的今天,我会像外星人一样,在中国的巨变面前发呆?”
身为中国人,作为上海人,我自豪!我骄傲!我也要努力学习,将来也为这变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中国更强大,让中国更美好!
从文盲到硕士 我家的学历越来越高
上外附中 初三(3)班 温天语
为了准备演讲的内容,我向外婆外公询问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并且查找了一些资料.今天,我就从我家四代人的经历,以及当年的一些统计数据中,看我们国家这么多年在教育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太外公和太外婆基本上是文盲,虽然太外婆曾经零星认过一点字,但也只能看不能写.那时,还是民国时期,离1949年新中国成立还有30年,也是民国时期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独立的主张,*命令确定教育基金,改变了整个中国教育界.
到了我的外婆这一辈,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有明显提高.外婆是大专学历,外公则是高中毕业学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稳定,外婆的学习断断续续——从1939年起一直到1952年,13年的时间,她读过正规学校、夜校,还有党校.在此过程中,她基本没有花过什么钱,学杂费平均每学期1元钱,而她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太外公——在开出租车时,每出一次车就有1.2元的收入,所以外婆的学费只占他们家庭收入很小的一部分.那时不仅家庭对教育投入少,国家对教育投入也少,资料显示,那时国家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一直徘徊在4%-7%,从没有超过8%.
我的妈妈,她是硕士学历,小学和中学的学费平均大约3.5元,即使到了大学,每个月的生活费和书本费加起来也只有30元,约占当时我外公外婆月收入的13.64%.1995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当年GDP的2.46%.1998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2.64%.
我的姐姐现在在读大三,她的大学学费每学期3500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0%左右.而我现在属于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免费.财政部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预算达到6461亿元,比上年增加1053亿元,增长19.5%,高于全国财政支出15.7%的增长幅度.今年截止至上半年,全国财政预算中用于教育的支出已经比去年同期增长30.6%.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我们家从1950年到现在,家庭成员的教育程度从曾经的文盲到现在的硕士、本科,有了巨大的飞跃.曾经,我的父辈是刚刚能够考上大学专科或本科已经很不容易,而现在,对于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考上大专并不是非常难的事.这些数据都显示,我国的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全国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在发展中国家里也处于前列.建国以来,我国GDP中对教育的投入已有显著增长,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更呈几何倍数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