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舌战守旧群臣说明了什么?

问题描述: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说明了什么?
急啊

商鞅求见秦孝公后,和当时的满朝大臣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大臣中主要的辩论对象就是甘龙和杜挚.
其实他们辩论的焦点大约就是两个,第一个是祖宗的法度能不能变更.第二个是,变法能不能轻易的去变,什么样的情况可以变法.
针对地一个问题,祖宗的法度能不能变的问题,甘龙和杜挚认为治理国家最好的方法就是遵守祖宗的法度,如果变法,人民群众会不适应.商鞅认为,一个国家的制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产生弊端,以前合适的法度会变得不合适,所以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变法.另外,退一步说,你们不是说祖宗的法度不能变吗,那我请问,祖宗是哪个祖宗,法度是哪个法度?三皇实行的民俗教化,不用政令百姓自然生活的安居乐业.到了黄帝时代,就制定了刑罚.商朝实行的制度跟夏朝不一样,却取代了夏朝.商朝因为不改变法度,又被周朝灭亡了.他们的灭亡都是因为法度不能适应时代,才导致国家灭亡的.因为改变法度而兴盛,因为不变法度而灭亡.对此,认为法度可以改变,只要能够让国家兴盛,祖宗的法度也要改变.
第二个,什么情况下才能改变法度.甘龙和杜挚打了个比喻,说变法不能轻易去变.他们说,商人经商,利不十不易器.意思是说经商做买卖,没有足够的好处就不能变法.商鞅认为,变法在于顺应国家的发展趋势,国家自然会慢慢地变好.
其实,说白了,这个辩论正好验证了在封建社会,中国的悲哀.因为这种关于祖宗之法能不能变的问题,在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屡屡出现,宋朝曾经出现过宋神宗范仲淹变法,当时的皇太后、太皇太后和满朝大臣都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直到清朝的康有为变法,满清遗老也说祖宗之法不可变.我很奇怪,两千年前就已经争论过的问题,为什么知道两千年后还在争论呢.难道中国在两千年间一点变化都没有吗?
现在的中国也和当时的情况一样.上世界八九十年年代,*要去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当时的很多高官都说这是资产阶级毒草,不是*的.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绝对比阶级斗争要幸福.现在围绕宪政问题,有的人也说,宪政是资本主义性质,不是*性质的,如果从未来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想大家也就明白了.历史的车轮永远是向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