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从军行

问题描述: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从军行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从军行 【唐】 李白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从军行 【年代】盛唐 【作者】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唐·曹松《己亥岁二首》其一:“泽国*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 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 体,意境浑成.《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 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排烽火台.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夏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