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之美判断题五道回答是或否

问题描述:

中华诗词之美判断题五道回答是或否
1、苏东坡代表的宋词豪放派写出了词最富于美感的一面.2、叶嘉莹作了很多关于“荷花”的诗词,是因为她的小名叫荷.3、南宋末年出现诗化的词.4、陶渊明的《饮酒》是采用了比的手法创作的.5、“举头西北浮云”中的“浮云”可能是指宋朝沦陷的土地.

是.(苏子扩大词的内容,抒情写景、说理怀古、感事等题材,无一不可入词.而提高词的意境,扩大和开拓词境,提高格调,豪放词以外,也有清旷飘逸、空灵隽永、以至缠绵妩媚之作.王国维曰“东坡之词旷”,是以其词“诗化”而谓之,笔力雄健,个性鲜明,肆意汪洋而独立于世耳.)

是.(可观原文原句:……刚才我说过我是夏天六月出生的,那么中国把这一月算是荷花的月份.所以“双亲每呼之为‘荷’”.所以我有大名,有小名,我大名叫嘉莹,小名就叫荷,有时候我父母就叫我小荷,我就叫小荷,所以荷就是我的乳名,乳名就是小孩子的小名.……所以这个莲花,就是一种巧合.这不是我的选择,我生在了夏天的荷花的月份,我的小名就叫做“荷”,荷就是莲.那我就注意到与我这个荷花、莲花有关系的事物.)

否.(理由见题1,有苏子专美于前,后者皆不可及也.)

否.(严格说来,陶渊明的《饮酒》诗共二十首,是有名的组诗.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故而仅仅称其采用了比的手法创作《饮酒》是有失偏颇的.)

否.(这里的“浮云”源于曹丕的一个典故,不一定特指宋朝沦陷的土地,是辛弃疾的一句用典:     
杂诗·西北有浮云
             曹丕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