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举制度是怎样的?

问题描述:

唐朝科举制度是怎样的?

1 唐朝科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唐代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每年分期举行的叫常科,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俊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举科,童子科等50多种.秀才一科,在唐初的要求极高,很少有人能通过,后来渐渐废掉了.俊士科不常举行.考试的方式有:口试,贴经(填空),墨义(相当于口试的笔试化),策问(论文),杂文(诗赋).明经科的内容:9部经书,《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不仅仅是6经,另外,《孝经》、《论语》为必考.明经科的考试方式一般只是口试,贴经(填空),墨义.一般只要对经文以及注释,记忆背诵熟练,就可中试.再看进士科.进士科原来只考策问,后来加上贴经(填空),杂文(诗赋).贴经只贴大经,即《礼记》、《左传》.再加上贴《老子》,10个问题中能答上4个即可合格.杂文要求诗赋各一.策问要写五篇.策问主要是对时下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政务、漕运、盐政等等方面提出问题并作回答.进士科一般取中很难,录取率只有1%-2%,因此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称.唐前期每科进士只取十几人,后期也只取三十几人.孟郊当时考中后,欣喜若狂,作《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遍长安花”,可见其难.明法科,国家选取司法人才,范围为律七条,令三条. 明字科,文字理论及书法,考《说文》、《字林》. 明算科,考数学,范围很广,选数学人才. 一史科,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任选一,考贴也考策. 三史科,《史记》、《汉书》、《后汉书》均考,主要是选拔历史方面的人才. 道举科,考《老子》、《庄子》、《列子》. 童子科,10岁左右的童子,考《孝经》、《论语》.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唐代科举考试的范围有多大.从经文到时事政治、经济、制度、军事、法律、盐政、漕运、历史、数学、文字学,而且,不仅考儒家的东西,还考道家的东西.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唐代科举考试的范围有多大.从经文到时事政治、经济、制度、军事、法律、盐政、漕运、历史、数学、文字学,而且,不仅考儒家的东西,还考道家的东西.和那时的科举相比,我们现在的高考也不过如此罢了.当时的考试范围非常广泛,要学的东西也非常多,不仅儒家,还有道家,及各种经史都考,还有诗词歌赋,并且非常重视策问,即考你的治国方略.这样的考试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来.而且,常科登试后,不能立即做官,必须经吏部的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韩愈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没有通过,只好去刺史那里做幕僚.可见这是一个多么严格的选才制度. 武则天时期,她以亲自策问贡士于洛城殿而开创科举考试中的殿试,她还要求,考生在考试之日,自糊其名,按考以定第,开创在考试中糊名的办法.现在的高考试卷考试结束后把考生的名字弥封装订起来,可能从这里得到启示.科举制自产生后,就不断探索考试的方法,经过唐代200多年的发展,终于形成了帖经、口试、墨义、策问和诗赋五种方法.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高考改革在考试方法方面也应当不断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