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针 故事是真的吗?
铁杵磨针 故事是真的吗?
关于唐朝大诗人李白,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说的是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
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吃惊地张大了嘴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
“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其实这个故事疑点很多,漏洞不少,经不起推敲.老婆婆如果真的想磨成针,那何不挑一根细点的,象铁丝、铁钉之类的,真要把这大铁杵磨成针,那可是一项愚公移山一样的子子孙孙无穷尽的巨大事业.人都不傻,不可能作这样效率低下的傻事,再说了,为了一根针,天天去磨,难道不干别的事了?因此,这故事的版本其实是这样的:
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去溪边看鸟飞鱼游.功课是常常挂红灯,手扳心被先生打得红里泛青.看着别人的小孩子个个乖得三岁会背诗,五岁会弹琴,出口就是三字经,都是三好生,他老爸老妈看在眼里,急在脑里,气在心里,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可是没用,不见效果.最终想出了一个计策:化钱请了一个老婆婆,按现在的说法是请了一个托,谈好五十元一天工钱,教了她几句台词,然后让她拿着一根大铁杵到小溪边磨.就象姜太公拿着钓杆等周文王似的她磨着铁杵等着李白来.瞧,唐朝的一天下午,李白来了,他又没去上课,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南走走,北望望,不知不觉又到了常去的城外小溪边.暖和的阳光、飘逸的白云,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艳阳天,不是读书天,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呀?人不玩耍枉少年呀.
走着走着,在小溪边,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起劲地哼呀哈呀唱着劳动号子在磨一根孙悟空金箍棒粗细的铁杵.李白一看,大觉好奇,这老太太在玩什么花样呢?便走过去问,“老婆婆,您这是在干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用智慧的眼光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起劲地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姑娘们坐在窗边绣花用的绣花针吗?”
“那当然.就是这样的针.”老婆婆用手比划着绣花的动作.
“可是,也太夸张了吧,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十分流利地用背了好几天的台词回答小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精卫可以填海,大树可以做成牙签,几百年后一千首歌都可以压缩放进MP3,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白发*千丈了.”李白若有所思地说.“磨针之难,难于上青天.”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下功夫,细针出自粗.只要认真学,功名手中握.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老婆婆的台词念得滚瓜烂熟.
一铁杵磨醒梦中人,李白长叹一声:父母打骂有千次,不及铁杵让我醒.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早上读外语,晚上写诗文,累了发悬梁,瞌了锥刺股,渴了喝口酒,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天下诗文倒背如流,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李白之所以成为浪漫主义的大诗人,而不是象杜甫那样的现实主义诗人,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那根大铁杵与绣花针之间的夸张联想对他少年心灵的巨大影响导致的.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讲究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