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态环境的故事
有关生态环境的故事
青藏铁路环保举世关注.
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系统类型多种多样,生物群落丰富多彩,是我国和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也是世界上仅有的独特生态环境系统和世界山地生物物种一个重要的起源和分化中心,其原始生态环境在全球占有特殊的地位,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不可逆转,有的草皮植被恢复时间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高寒、独特、原始和极其脆弱是这一区域生态环境的显著特徵.而野生动物保护、高原植被恢复以及湿地、湖泊环境保护和冻土环境保护,更是铁路建设面临的环保难题.
青藏铁路开工两年多以来,青藏铁路公司和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在铁道部领导下,在国家环保总局等有关部委指导下,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和保护并重”的指导思想,在工程建设中响亮地提出了“品质环保双优”的工作方针,把环境保护与工程品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评选优质工程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据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卢春房介绍,青藏铁路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有两项:一是做好污染防治,二是搞好生态保护.他说,污染防治主要包括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大气污染的防治.青藏铁路穿过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水污染防治责任重大.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则放在生态保护尤其是野生动物、植被、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和自然景观的保护上.这些保护都是有针对性的,措施也主要是依靠科技来进行,坚持科技创新,积极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科研的专项研究,吸收各方面的专家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各有关专业的研究成果,施工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强化环保管理,使青藏铁路建设中的环保难题在今年得到有效突破.
建立有效的环境监管体系
开工之前,铁道部会同国家环保总局高品质地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水土保持方案”,为高品质的环保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确保环评结论在工程实施中得到落实,设计单位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严格贯彻了环境评价结论及批复意见,并加强现场调研,依靠科技成果,细化设计方案.指挥部坚持对施工人员不断进行专业培训,编印了《青藏铁路施工期管理人员环保手册》、《青藏铁路施工期施工人员环保手册》等资料,对进场的施工人员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培训,为施工中具体落实环保措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有效管理青藏铁路建设中的环保工作,构筑了青藏铁路建设中由青藏总指统一领导、施工单位具体落实并承担责任、工程监理单位负责施工过程环保工作的日常监理,环保监理单位对环保工作实施全面监控的“四位一体”环保管理体系.并在铁路建设史上首次引入环保监理,推行环保监理和检查制度、环保工作记录制度、环保措施*、临时工程核对优化制度和环保奖惩制度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体系.
开工两年来,建设者把有效保护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牢固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原则,做到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确保多年冻土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江河源水质不受污染,野生动物迁徙不受影响,铁路两侧自然景观不受破坏,努力建设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环保型铁路.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全面突破环保难题
建设青藏铁路的过程,是建设者认识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爱护并保护环境的历史进程.铁路建设者以对环境保护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科学研究,掌握相关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了施工建设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
在野生动物专项研究方面,为确保野生动物的生境不受影响,首开动物通道设置先河.全线野生动物通道共33处,沿线路方向累计宽度达59.84公里.沿线还设有大量的桥梁、低路堤及家畜通道可供野生动物通行,为野生动物的迁徙留出了较大空间.铁路工程成功经受了藏羚羊迁徙的考验.
在加强植被保护方面,积极开展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为生态系统的重构和再生奠定了基础.工程破土面积得以严格控制.地表植被和表土得到有效保存.植被恢复与再造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沿线沱沱河、安多及当雄等不同环境条件下,开展了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植被恢复与再造试验研究,为沿线生态植被恢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指导.
在湿地、湖泊环境保护方面,保证了江河源区生态功能不受影响.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湿地地段,线路选择了逢沟设桥涵、增加小桥涵密度、大量采用以桥代路、路基抛填片石、填筑渗水材料等措施,保证了地表径流对湿地水资源的补充,防止湿地萎缩,确保了水源涵养功能不受影响.沿湖路段环保措施切实有效.对错那湖沿湖路段制定了详细的沿湖路段专项生态环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有效防止了对错那湖及湖畔湿地造成污染.
在依靠科技,确保多年冻土环境稳定方面,他们大力开展冻土环境保护的工程措施研究.工程开工前及施工中,在沿线多年冻土区的不同环境中,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冻土环境科研试验项目,研究保护多年冻土环境的各种工程措施.在片石通风路基、片石通风护道、碎石护坡、热棒路基等工程措施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并被广泛应用於铁路工程设计中,确保了多年冻土环境的稳定.在桩基施工中,大量采用旋挖钻干法成孔,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减少施工过程对多年冻土环境的热扰动.
故事之一:长江源头拒绝污染
中铁三局承担了长江源头特大桥的施工建设任务.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全长1389.6米,施工工期紧.
在桥桩基施工时,按指挥部的统一规划,将桥梁大型构件放在离工地很远的预制厂进行预制,减少对工程现场的污染.在大桥工地现场,他们不惜加大成本,创造性地设置了三级沉淀池.桩基施工时的泥水不许直接排放,而是先让泥水流到沉淀池内进行分级沉淀,待泥水沉淀乾净了才把乾净水抽放出去,池底的泥沙沉淀物用拉土车拉走,堆放到规定的弃土场.三局利用沉淀池保护水质的经验,后来被青藏铁路建设部在全线进行推广.
不仅如此,在大桥建设过程中,他们还对距工地不远的三江源保护纪念碑区域进行保护,投入近百万元资金,修建了从青藏公路下道后通往纪念碑的道路,建立了小型停车场,并在纪念碑附近设置了“长江源生态环境介绍石碑”,以增强游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他们的做法受到青海省*和当地乡*的热情肯定.
故事之二:动一锹土都要符合法定规范
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运一锹土都要符合法定规范,没有环保措施工程不许开工.这种严格的环保管理措施促进了青藏铁路建设环保工作的开展.
在高原上建设铁路的施工便道是有严格的界限管制的,多长多宽要用红线划出,不许越雷池一步,违者重罚.
青藏高原许多地区地势平坦,开始时司机看到一马平川,有时不按界限会车,破坏了环境,随之而来的处罚是十分严厉的.在采访中,记者多次听到因为工程车辆开出施工便道被严厉处罚的故事.一次,中铁12局一名司机在工地运送物资时绕出便道10米左右,12局指挥部知道后,除对司机处罚外,还对司机所在的项目部处罚10万元,项目部经理还要带人去把草地恢复好.
中铁三局一名司机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指挥部对司机所在项目部处罚2万元,对项目部党政领导每人处罚2000元.这种严格的处罚措施,使大家的环保意识迅速增强.爱护一草一木,建设环保铁路正成为全线参建职工的自觉追求.
工程施工难免会占用土地.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草地,在施工中,建设者发明了草皮回植技术.在施工不得不占地时,工人们先把草皮一块一块地挖开放置他处,施水保养.等工程完工后,他们再把草皮一块一块地回植到原来的土地上.为了保护环境,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还和中科院动植物所、林科院等单位合作,在沱沱河、安多、当雄建立了三个海拔4000米以上植草试验点,这在我国植物研究史上是史无先例的.目前,植草试验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绿草长势喜人.这些措施受到了国家环保局专家的好评,在今年8月份由国家环保局组织的青藏铁路沿线环境保护考察中,大家对全线环境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故事之三:再造湿地
湿地被称为大地肾脏,是调节地区温度和湿度的重要生态因素.国际湿地公约定义对“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湿原、泥炭地或者水域带等”湿地提出了明确的保护措施.
湿地系统是青藏高原水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沼泽湿地,铁路建设者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从修改设计减少在湿地地区和冻土不稳定地区筑路到减少涵洞,青藏铁路建设中提出了“以桥代路”、“涵洞改桥梁”等新措施,全线新增桥梁112.3公里.
位於*北部羌塘草原的古露湿地上,有一座规划中的车站.它将占用14万平方米的湿地.在车站施工前期,建设者就考虑如何保存这片湿地.“再造湿地”方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并於今年春天开始实施.建设者先在原湿地旁边的植被稀疏处挖掘出与湿地等高的洼地,将湿地原水引入,营造出人工湿地环境;再将车站用地上的牧草连根挖出半米深,一块块植入人工湿地内.
截至目前,已移植的2万平方米湿地草皮已与原湿地草原连成一片,生机盎然.据负责车站建设的中铁十三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冬天来临前将完成湿地移植的80%,其余部分将在明年车站建设开工前完成.
故事之四:停止施工,让藏羚羊通过
位於青海省境内的可可西裏*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500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每年6至7月份藏羚羊都要前往气温凉爽、水草丰美的卓乃湖、太阳湖一带集体产羔,8月份开始携仔回迁.
今年8月,为了保证一个月前从可可西裏南部到北部产仔的藏羚羊能够顺利回迁,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要求沿线各施工单位再次停工让路,并责成沿线各施工单位要对动物通道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清理,对施工车辆实行管制,禁止鸣笛,同时要主动与当地保护站取得联系,引导藏羚羊通过动物通道迁徙.
藏羚羊过路正是铁路施工的黄金季节.8月中旬,铁十四局所在区段为了让羊群过路已停工五六天了,但藏羚羊还是不过路基,施工人员心急如焚,他们采取了降低缓坡高度、派人巡逻看护等措施想让羊群早点过去,但羊群好像存心考验建设人员的耐心似的就是不过.情急之中,十四局给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发出一份《关於请求协调藏羚羊通过铁路工地的紧急报告》,言词恳切.指挥部工作人员一看,全部哈哈大笑起来.
笑归笑,还得让藏羚羊过去才行.在指挥部的帮助下,十四局工人一边耐心地停工,一边派人轻轻地在后面赶著羊群越过路基,奔向远方.据可可西裏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介绍,今年藏羚羊产羔成活率在80%以上,为历年最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