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数感
谈如何培养数感
1、结合生活实际体验数感.
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从室内扩展到室外,以校内延伸到社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例如教学“克和千克‘时,我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又给学生提供肥皂、盐、硬币、几粒小黄豆或部分水果等物品.在“找”与“猜”的过程中,学生对克与千克有了深切的感受.在教学“长度单位”时,我又让学生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而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的一些数字及其作用.如你今年几岁?班级号是多少?你的鞋号是多少?火警电话号码是多少?这些数据、单位都来自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这种“亲数学”行为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2、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数感.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愉悦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情境中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街和处理日常生活或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建立数感.
例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8页的作业,我把它创设成如下情境:
(1)某校召开退休教师座谈会,有28位退休教师参加,服务员要为他们准备开水,1瓶水可以倒6杯,那么需要几瓶水?
(2)夏令营活动中,有21位师生到湖边划船,小船每一艘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3、在合作学习中交流数感.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发掘个人内在的潜能还能培养集体合作精神,人人可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同学之间的语言也最容易理解,数感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例如,我在教学“一个因数是11的两位数乘法”中,先在黑板上直接写出‘11×11=12112×11=132 13×11=143……”,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再让小组合作讨论“老师是用什么办法快速计算出来”.学生的兴趣高涨,讨论很热烈,他们有的猜测:“用心算的吧?”“要不就是背下来了.”有的反驳说:“不可能,肯定有计算方法.”于是,每组开始仔细观察,终于得出规律:把与11相乘的因数的最高位作积的最高位,最低位作积的最低位,中间加起来就可以得出积.这样,学生的数感在讨论和观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4、在估算活动中发展数感.《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一、二学段都有结合现实情境进行估算的具体目标,第二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如,假定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某年级95名同学去公园玩耍,估计带800元钱够不够?
再如,估算一下一页报纸的字数、全校的学生数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估算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见到生活中的事物,就很快地和数建立起联系,对数的感知能力也就逐渐提高.
估算不仅使原本枯燥的计算练习不再是呆板的,单调的,令人厌烦的,而且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5、在解决问题中升华数感.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例如,在一节实践活动课中,有位教师创设情境,如:春天来了,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呢?“春游”.学生齐声回答.在组织春游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同学们纷纷想出了很多问题,有设计路线问题;有购票问题;有估算时间问题;有租车问题;甚至中午伙食费的问题.学生从多角度考虑,设计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自已设计的方案的合理性做出了解释.学生们解决问题时,运用了自已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细致周到地考虑到了每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完善自已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使数感得到了升华.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逐步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生产、形成与发展地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