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宾卖牛的翻译

问题描述:

山宾卖牛的翻译

明山宾,南朝梁时会稽人.曾任中书侍郎、北究州刺史等职务.在明山宾担任某州从事的时候,正好那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没有粮食吃,饥饿难耐,随时都有丧命的危险.看到这些,明山宾决定打开粮仓,放粮给老百姓,以解教百姓于水火.可是他的助手周显良却认为此事非同小可,必须报告朝廷.但此时灾情太严重,刻不容缓.于是,明山宾在犹豫一下之后,毅然决定开仓放粮,并说:“如果朝廷怪罪下来,由我一人承担.” 为了维护放粮时的秩序,明山宾约法三章:一、不排队的关押十天;二、冒充贫苦人来领粮的关押十五天;三、多次来领粮的关押十五天.凡因此被关押的人,在其被关押期间,其家属也不能来领粮.告示张贴之后,百姓们大都能严格遵守,放粮秩序井然.一天,一个叫李虎的中,年男子急匆匆的跑到领粮处,没有排队就去领粮食.他也是情急无奈,他三岁的儿子就快饿死了.由于李虎的行为违反了州里的规定,负责维持秩序的衙役便不问缘由,将李虎关押起来.十天后,李虎回到家里,看到儿子生命垂危,奄奄一息.见此情景,就大骂妻子为什么不去领粮食.李虎的妻子泪流满面的说:“你还不知道啊,章法规定,一人被抓,家属也不司以领粮食啊!”李虎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他把满腔的怒火都记在明山宾的头上,发誓要明山宾家破人亡.就在这时,明山宾开仓放粮的事情被朝廷知道了,朝廷非常震怒,并派官员前来追查.对此,周显良很担忧,但明山宾却心静入水,他说:“这件事情你就放心吧,我早就说了,一切由我负责!”他吩咐周显良继续放粮,自己则等待朝廷发落.令明山宾万万没有想到的事,跟随他多年的周显良竟然暗地里耍阴谋.朝廷命官让周显良找几个百姓了解情况,他招来的都是对放粮时有所不满的人,其中就包括李虎.李虎当着朝堂命官和周显良的面,大骂明山宾,并说出了自己的惨痛经历.朝廷命官得知这件事后,大发雷霆,认为明山宾私自开仓并非救民心切,而是别有用心,并当即决定将明山宾革职.且终身不再录用.明山宾被革职后,带着夫人默默的会会稽老家去了.但是,李虎并没有就此着罢甘休.他竟然背井离乡,千里迢迢去找明山宾报仇.到了会稽,他找遍了所有豪宅大院,却没有找到明山宾的家.其实,明山宾为政清廉,家里根本没有什么财产,回到会稽后,当然也不会有什么豪宅大院,而是住在一问茅草屋里,度日艰难,眼下正为吃的问题发愁呢.无奈之下,他决定将家中唯一值钱的东西——一头黄牛牵到集市上去卖.明山宾来到集市上,往牛脖子上挂了一块照牌,上面写着:“此牛出卖,纹银三两”.过往的人看了都很惊讶:“这么壮实的一头大黄牛,怎么才三两银子?!” 明山宾一经提醒,便想更改价牌,提高卖价.但一个年轻人眼疾手快,抢在明山宾换牌之前,提出要买这头牛.明山宾说一不二,就以三两银子的价钱将这头牛卖给了那个年轻人.在场的人都说明山宾傻.明山宾回到家,把卖牛的经过告诉了妻子.妻子哈哈大笑说:“这头牛能卖三两银子就不错了.”原来,这头牛几年前就得过漏蹄病.明山宾一听,说:“那买牛的人不是吃亏了吗?” 于是,明山宾又匆匆忙忙赶到集市上,可是已经不见了那买牛的年轻人.没有办法,明山宾便四处打听,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那个买牛的人,并反复向他说明情况.可是,那个买牛的年轻人却以为明山宾是嫌牛卖的太便宜了,想反悔,所以执意不肯退还,两人就在路边拉拉扯扯……说来也巧,这事正好让到处寻找明山宾的李虎给撞见了.李虎一见明山宾,分外眼红,拿出匕首,想趁机行刺.但是,李虎看到明山宾穿的是粗布衣服,又得知他生活拮据,竟然落到以卖牛为生的地步,不由得迟疑了.而明山宾并不知道李虎与自己有仇,还误认为他是那买牛人的亲戚,便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李虎,还说:“买卖总要诚实,如果得过病的牛被当作好牛卖掉,我心里会不安的.”李虎一听,不由得从心里赞叹明山宾是个真君子,于是就说出了当年的事,并请明山宾宽恕自己.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诚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愿的,是人的一种探守,是道德人格不可或缺的因素,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在何时、何地,也不论身处何境,都不会失去诚信的美德,就像故事中的明山宾一样.他在为官期间,讲求诚信,要求百姓按秩序领粮;在他被贬为平民.生活艰苦的时候,他还是讲诚信,坚持要告诉买牛人,自己的牛是一头有痛的牛,不肯将它以好牛的价格卖给别人.一个人如果有明山宾这样高的道德境界真是值得称赞.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更多的注重钱财,为了追求钱,而抛弃了诚信的美德,这样如果每个人都丧失了诚信的美德,那么整个社会就无诚信可言,那样社会也将呈病态.所以,让我们每个人都燃起心中诚信的意识,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