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和而不同”如何理解?
文化的“和而不同”如何理解?
《论语·子路篇》中所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过其实空子并非是”和而不同”之说的首创者.孔子是个谦谦君子,这从“三人行,必有我师”、“多学而识之”、“博学以文”、“一以贯之”等等箴言都可证实.“和而不同”也不是他的“专利”,是他上承前辈、下启弟子的立人立德的教诲.细细考辨,“和而不同”的概念最早是出现在西周末年,约公元前7世纪,早于孔子差不多两个世纪.当时的伯阳父(史伯)在和郑桓公议论西周末年衰败的弊病时,最先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史伯指出西周将灭,其根源是因为周王“去和而取同”,也就是说,周王喜欢将直言进谏的正人君子“去”之,而对与自己苟同的媚官小人“取”之.史伯还第一次形象地区别了“和”与“同”的概念,“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禆同,尽乃弃矣.”用今天的话来说,史伯的“以他平他”,就是相异的事物协调并进,达到“和”的境地,则年丰物富;反之,“以同禆同”,相同的事物类同叠加,无差别,无竞争,其后果就是生机荡然.伯阳父还陈述了“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的道理,并进言郑桓公,要“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从政务到事务,都应贯彻“和而不同”.伯阳父的思想也为后人解读和传播.有一位早于孔子的齐国大臣晏婴(晏子),据《左传》记载,在一次拜见齐侯的谈话中,用许多比喻把“和”与“同”作了区别.例如,他说“和”就像烹调鱼肉,光是白水去煮就成清汤一锅,必须加上盐酱醋梅汁等不同的配料,才能成为美味菜肴;“和”也得像好的音乐那样,必须有“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等的不同“相济”而成,才能和谐美妙,悦耳动听,“心平德和”.几乎同一时期,管子也有“和而不同”的类似说法:“五音不同声而能调,五味不同物而能和”.“和”在中国是一个古字,见于金文和简文.“和”在古汉语中,既可做名词、又可做动词.作为名词,顺也,谐也,得适也;作为动词,并非“整齐划一”的意思,而是表示协调不同的人、事、物,并使之均衡和谐.孔子正是为前人智慧所沾溉,从做人的根本原则出发,强调了以人为本,以和为贵,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里仁之道、处事之道.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立论的基础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君子之“和”,“和”的起点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要以善相应.不过,此一“和”的前提是“不同”,不是曲己从人,而是能兼容“不同”,不仅要证同,还要能求异;此一“和”的目标是集众芳以为美,协调“不同”而达到新的和谐.坚持了“和而不同”,就能像孔子那样“君子坦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