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行星 中子星 白矮星 红巨星 黑洞 各种天体之间的关系上面这么多天体到底是什么关系?如果方便的话 可以拿太阳做个比方吗 听说太阳的下场有多种可能 超行星 中子星 白矮星 红巨星 黑洞都有可能 到底在什么情况才能依次出现上面的几种天体?
超行星 中子星 白矮星 红巨星 黑洞 各种天体之间的关系
上面这么多天体到底是什么关系?
如果方便的话 可以拿太阳做个比方吗
听说太阳的下场有多种可能 超行星 中子星 白矮星 红巨星 黑洞都有可能 到底在什么情况才能依次出现上面的几种天体?
太阳45亿年后氢核聚变燃烧殆尽时,首先会变成体积超大的红巨星,会将地球火星等近地行星全部吞噬掉,当外部区域迅速膨胀时,氦核受反作用力却强烈向内收缩,被压缩的物质不断变热,最终内核温度将超过一亿度,点燃氦聚变,使太阳在60亿年后坍缩成密度很大的白矮星,一勺白矮星物质的质量达一吨.
质量是太阳8倍到30倍的恒星,变成白矮星后,中心进一步坍缩全被压缩成中子,同时把恒星外围物质抛向周围空间并迅速膨胀爆炸,体积增加几亿倍,释放大量能量,就是超新星爆发,冷却后形成蟹状星云,中心变成中子星,也称脉冲星,中子星一个针尖大的物质质量可达几百吨.
质量超大(大于30倍太阳)的恒星坍缩时释放的能量是超新星的几百倍,称为超超新星,中心直接坍缩成黑洞,大的中子星继续坍缩也成为黑洞,黑洞里没有人类已知的物质,密度比中子星更高的多,光线也无法逃离.
不过黑洞还不是宇宙中最恐怖的东西,黑洞只不过大恒星演化来的,重量也就几十个太阳重.最恐怖的天体称为类星体,宇宙恶兽,核心是超级的黑洞,有几十亿个太阳重.
太阳以后会演化成红巨星!
太阳在末期会变成超新星—红巨星(有些超新星就是红巨星)—白矮星—如果内部垮塌就成中子星—继续垮塌,体积急剧收缩最后就变成黑洞
确切地告诉你:太阳的下场只有一种就是白矮星,因为它的质量不够大,无法使自己变成密度更大的中子星。而质量是太阳8倍到25倍以上的恒星在它们演化的后期,星核和星壳彻底分离的时候,往往要伴随着一次超级规模的大爆炸,就叫红超巨星,形成的是中子星。质量更大的恒星爆炸后就有可能形成黑洞。超行星只是质量比较大的行星而已。密度:白矮星
楼主应该打错了一个词语,应该是超新星。
对于太阳质量的恒星
主序星(就是现在太阳这样)---红巨星(因为太阳内部引发了氦聚变)---白矮星(热核聚变停止,通过电子之间的简并力来抗衡引力)
对于质量是太阳1.44倍-3倍的恒星
主序星----红超巨星(引发氦和还以上元素的巨变)----超新星(热核聚变到铁突然结束)----中子星(靠原子核之间的斥力抵抗引力)
对于质量是太阳三倍以上的恒星
主序星----红超巨星(引发氦和还以上元素的巨变)----超新星(热核聚变到铁突然结束)----黑洞(原子核被压碎,逃逸速度超过光速)
楼主可以去百度百科查阅相关资料
最好的话还是可以去看看《宇宙与人》,一本非常好的科普类读物。
白矮星 红巨星是每个恒星都要经过的。黑洞和中子星都是白矮星演变而来的,白矮星 又是恒星的核演变而来,所以要超行星 中子星 白矮星 红巨星 黑洞依次出现,必需有2 ,3,4个核心才行。天体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也不知道。
比太阳质量大50倍的恒星死之前会变超新星。
比太阳质量大4-5倍的恒星死后会变成中子星。
太阳死后会变成白矮星。
比太阳质量大50倍的恒星会变成黑洞。
比太阳质量大30倍以上的恒星死之前会变成红巨星。
你好:
你说的应该是超新星吧
1.超新星我感觉是恒星演变到下一个形态的天体都叫超新星
2.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演变而成的,根据印度生钱德拉赛卡计算出的大于太阳质量1.44倍的恒星不会成为白矮星,那就是说他会变成中子星。其质量是大约是一立方厘米几亿吨。
3.白矮星是质量不太大的恒星进一步塌缩而成的,比如太阳最终就应该会变成一颗白矮星,直径非常小但质量巨大,一立方厘米重几十吨。
4.红巨星是恒星燃烧到后期所经历的一个非常短的阶段,他的特点是比这个主序星时期大很多,色变红,温度降低,但非常明亮。
5.黑洞是恒星的终极形态,他是大质量恒星或中子星演变而成的,他的内部是一个奇点,非常小,但质量无法想像的大。引力是质量决定的,所以光都无法从黑洞逃脱。
恒星的塌缩是因为本身内部的能量变小,无法支撑恒星巨大的质量,导致外部往里收缩,收缩到一个恒星内部可以支撑的大小。
大质量恒星会变成中子星,脉冲星(中子星的一种),黑洞。
像太阳质量的这种就会变成白矮星。
按这个顺序超新星 黑洞 中子星 红巨星(白矮星)死亡的恒星质量是递减的,太阳的结局是红巨星温度降低变成白矮星,再降变成黑矮星。超新星是恒星最辉煌的死亡方式(超超新星大爆炸)具体的恒星质量你可以参考其他的回答,但不一定对我这里只说一定正确的,
恒星的特点是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发蓝光,温度较低的像太阳发黄光,红巨星发红光),寿命越短,以超新星终结的蓝色主序星的寿命只有几百万到几千万年(以其为恒星的行星是不可能进化出生命的),蓝色主序星爆炸后的物质可以形成多个小质量的恒星,太阳的寿命大约是100亿年,宇宙大爆炸发生在137亿年前,这也是宇宙的年龄,质量比地球大但大的不是很多的恒星死亡会变成黑洞、中子星,银河系的中心就是一个大黑洞,恒星中寿命最长的是红矮星,这个名词我也是最近看历史频道的宇宙时听说的,红矮星是最小的恒星,它的索命也是最长的,它几乎可以和宇宙同寿,在其他恒星都燃烧殆尽死亡后,红矮星将是荒凉宇宙中的绿洲,也将是生命体能量的最后来源,生活在以红矮星为恒星的行星上,行星的天空将是红色的!
红巨星(恒星的一种,基本为老年恒星迹象,光谱为FnIII或GnIII,n是个0-9之间的数,III为罗马数字3)——超新星(大质量恒星爆炸,死亡)或白矮星(正常恒星死亡后的结局)——(接白矮星)中子星(白矮星质量超越钱德拉塞卡极限,即太阳的1.44倍,坍塌而成)——(接超新星或中子星)黑洞(大超新星爆炸后死亡的恒星核直接形成或中子星质量超过太阳的3.2倍,即奥本海默-福尔科夫极限,坍塌而成)
太阳会膨胀成红巨星,死后会变成白矮星(因为太阳壮年时期仅为主序星)
我不想要分只是给你个帮助
太阳是一颗中等质量的恒星正处于其核反应的稳定期(主序星期)天文上常用字母M来表示一个单位太阳质量。太阳氢核聚变的末期将其核燃料(氢元素和其同位素)通过氢核聚变,氦核聚变,光子核裂变等方式转换成铁元素,此时太阳将变为红巨星,而当太阳自内向外的辐射压力小于其自身引力的时候太阳将在引力的作用下崩塌为白矮星。
当一个恒星的质量在1.44M(钱德卡塞卡极限)到3M(奥本海默极限)之间时恒星将变为中子星(由中子构成不带电的类星体)若质量大于3M则崩塌为黑洞(黑洞是高致密度的类星体。注意致密度不同于密度。例如一个质量为1000000M的黑洞的密度与水相似,而一个质量为10000000000吨(一座小山的质量)的小黑洞其体积只有一个质子大小,其密度极大。)根据第一宇宙速度速度公式,将逃逸速度设为光速则可得出黑洞的最小致密度.根据霍金的理论在真空中会有一组物质和反物质(撞击则生成光子)当一组物质落入黑洞则另一组物质常飞离黑洞并带走黑洞的能量(由此可知黑洞的质量不断增加而能量不断减少)当黑洞能量耗尽时它也会灰飞烟灭。
超新星是一种半近密双星的一部分(常为白矮星或中子星)超星星爆发常产生一片星际物质(常为发散星云或弥散星云)如M1蟹状星云。
以上是较为基础的一部分,若你在有相关提问我可以给你写一堆公式。
主参考资料:基础天文学,天文学新概论(如果喜欢天文这两本书可以一看)
辅参考资料:时间简史,银河系简史,果壳中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