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讲述时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这是苏教版第5课的,急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讲述时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这是苏教版第5课的,急
苏教版第5课
希望看到的人今晚就能给答复.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自1874年出兵*开始,日本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1879年,侵占本属中国领土的琉球;1894到1895年通过甲午战争,逼迫清*签订《马关条约》,霸*国*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日本出兵最多,随后,它通过《辛丑条约》取得了在北京和天津的驻兵权;1914年,出兵中国山东.)1927年6月27日,日本外务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纲要》.会后,内阁首相兼外相田中义一根据会议内容起草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内称:“惟欲征服*,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当时,守卫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这样,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的来往,进而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国**,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枪声非中方所发,予以拒绝.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