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说得好的我全部家当455分全部奉上!我保证 我现在不用悬赏分是怕回头没有满意的答案我实在是不懂化学平衡问题.请不要用课本上千篇一律的语言用简明的自己地语言解释清楚也不要太庞杂我没法看 最好简明又精辟附一点例题更好

问题描述:

只要说得好的我全部家当455分全部奉上!
我保证 我现在不用悬赏分是怕回头没有满意的答案
我实在是不懂化学平衡问题.
请不要用课本上千篇一律的语言
用简明的自己地语言解释清楚
也不要太庞杂我没法看
最好简明又精辟
附一点例题更好

在网上你可能问不清楚的,本来这个部分就难、毕竟它是很抽象的。老师是最有讲学经验的、还是要把思维紧跟老师走、不清也可以问老师的,叫他讲慢点就行了,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放弃也不失一种好方法~平衡要考大题不就十来分、更加不用说不考了,或考小题~把这时间花在学的懂的地方、考试时把这些时间拿去检察错误,能的到的岂止才十来分…这是我们化学老师在复习完后说的~~~兄弟加油

我来说说我的理解吧,说的不好请见谅。
1.我们理解一个反应,从初中开始,老师都会讲硫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然后写出方程式。刚学化学的时候,接受的都是这种观念,就是完全反应,再如酸碱盐的反应。其目的不言而喻。
到了高中,接触一些新名词,如弱酸。酸就是酸么,怎么冒出来弱酸?这就是学习的渐进。酸是在溶液中电离出来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物质。这里产生的一个问题是是不是所有的分子都会电离?世间之事,没有绝对。因此有些酸在水中会完全电离,有些不会完全电离。
2.于是,在弱酸溶液中,有了已经电离的酸(成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了)和没有电离的酸分子。
此时,没有电离的酸也会电离,已经分开的氢离子和酸根离子也会结合成酸分子。(就如每天都有人从天津到北京,也会有人从北京到天津,在一般情况下北京和天津的总人口数不会改变)。
3.如果在弱酸溶液中加入可以与氢离子反应的物质,如碱,那么这个电离平衡就会向右移动(???)。(就如天津突然少了一部分人,空出来很多工作岗位和房子,一时间就会有北京的人大量向天津涌进)。(这个时候北京和天津每天仍有人员来往,双向的,只是数目不同而已)。
4.平衡向右移动了,同时产生了氢离子,到一定程度又建立了平衡。(从北京涌进天津的人到一定数目,那些空的工作岗位和房屋被占领,去天津的人就少了,直至两地每天来往人数相同)。
5.加入碱的结果是又有一部分酸电离了,平衡向右移动,酸的浓度降低,酸根离子浓度升高,但是氢离子还是比原来低(!!!)。(天津一部分人消失的结果是北京有一部分人涌入天津,北京的人口比原来少了,天津更多了)。
先这样理解吧。
理解了我给你再说的深一些。

一、等同平衡原理和等效平衡原理
相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只要按照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投入反应物或生成物,则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即这两个平衡状态完全相同,我们可以称之为等同平衡.
若改变平衡体系的一个条件后,平衡不发生移动,两个平衡状态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那么这两个平衡状态也可以称之为等效平衡.
例1.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g)+B(g) xC(g).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为W mol.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的物质的量0.6 mol A、0.3 mol B和1.4 mol C充入容器后达到平衡,C的物质的量仍为W mol,则x( )
A.只能为2 B.只能为3 C.可能为2,也可能为3 D.不能确定
(变形1)将例1中“C的物质的量为W mol”改为“C的体积分数为W%”
分析:两次平衡中C的物质的量相等,说明两次平衡状态完全相同,即第二次填充的物质若完全转化为填充A、B的形式,其物质的量应与第一次填充相同.所以例1的正确选项应为A.
两次平衡中C的体积分数相等,为等效平衡,除例1所举的情况外,x=3时,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故也符合题意.所以变形1的正确选项应为C.
二、恒容容器和恒压容器中改变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在恒温恒容(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改变压强,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为等效平衡;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则平衡将向能够减弱压强改变的方向移动.
在恒温恒压(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平衡的移动一般只考虑浓度的改变.若两次填充的各物质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则两次填充各物质的浓度相等(因为体积可变),所以这两个平衡为等效平衡;若两次填充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不相等,则需要考虑浓度改变对平衡的影响.
例2.某温度下,向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L A气体和2L B气体,发生如下反应:3A(g)+2B(g)2C(g)+2D(g).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p%.若维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3L A气体和2L B气体,重新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 )
A.>p% B.

一下内容为我亲自所打,题也是自己出的。因为不是专业老师,所以表达可能不好,但是希望对你有用,实际上问你们老师是最好的
首先,我们来重温一下可逆反应。所谓可逆反应是指反应物发生反应后生成的产物又可发生化学反应,重新生成反应物。比如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就是典型的可逆反应。3H2+N2=2NH3这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 而2NH3=3H2+N2在相同的条件下也可以发生。 这就是可逆反应。
题:下面几个反应哪个不是可逆反应?
A、工业合成氨的反应
B、醋酸在水中的电离
C、氢气与氯气的化合
D、氨气与水的反应
可逆反应的平衡问题:还说合成氨的反应吧,如果把H2和N2放在封闭的空间中反应,刚开始的时候3H2+N2=2NH3 这个反应占主导地位,而2NH3=3H2+N2的反应速度不如3H2+N2=2NH3 ,所以总体上来看是H2和N2不断的减少、NH3不断的增加。同时,随着H2和N2的减少,正反应的速率也不断降低,而逆反应速率不断加大。 终于,达到了某一阶段,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从此以后,这个封闭的空间中H2、N2、NH3的量不再发生变化。这时我们就说这个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但是要清楚,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正逆反应都依然在不断的进行,只是速度相等而已。
反应平衡常数:某可逆反应 aA+bB=(可逆)cC+dD 我们发现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C浓度的c次方与D浓度的d次方的乘积]/[A浓度的a次方与B浓度的b次方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我们用K来表示。K就是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对于一个固定的反应来说K 只跟温度有关。 在这里我打不出来更好的描述方法了,你可以再自己参考教材上的公式。关键在于理解。 K的定义我们知道啦,那到底怎么去理解K表示的意思呢? K的提出有什么意义呢? 根据K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对于给定的反应,K表示的是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虽然这不是单纯的比值,是跟系数有关的,但是这毕竟还是一个比值)。 那么,这就是说,K越大,就说明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所以K的意义就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反应程度。
题:已知反应3H2+N2=2NH3 当达到平衡时 H2、N2、NH3的压强分别为 30KPa、40KPa、60KPa 计算在该条件下 反应的平衡常数K

平衡的移动:虽然你对这部分内容不是很清楚,但是你也应该听说过 浓度、压强、温度等可以影响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我们假设某可逆反应开始发生反应,我们随即的选定一个时刻,按照跟K一样的来计算方法来计算 那个“比值”。 我们就先把那个比值叫做“商”(实际化学上它就叫反应商用J来表示)。如果商等于K 这就说明此时反应达到了平衡, 如果商大于K 这就说明正反应过头啦,逆反应的发生是占主导的。 如果商小于K 这就说明正反应还没到极限,正个反应离平衡状态还差一些, 正反应占主导。 我们先说浓度的影响,浓度的影响是针对溶液而言的,对于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商等于K),我们改变某体系内某个或某写物质的浓度,那么这就改变了商,但是K是不变的,这就使商不等于K了,这时 这个反应由平衡状态变成了非平衡状态,如果想要重新达到平衡,各物质的浓度就得调整一下,使商重新等于K才行啊~~~~。所以反应发生了移动。 而对于气体,我们考虑的是压强,因为压强实际上也就是气体的浓度,其原理是跟浓度一样的。 对于温度的影响,是由于温度发生变化后,K发生了变化,虽然商没变 但同样使得K不等于商,从而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
四大平衡: 上面说的可逆反应以及平衡问题都是对于所有的可逆反应。在可逆反应中,有些具有代表性而又非常重要的几类反应,对它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它们分别是:普通意义上的化学平衡(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平衡)、酸碱平衡(适用于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以及相关平衡问题)、沉淀---溶解平衡(适用于沉淀的溶解和形成)、电化学平衡(多见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在高中阶段应该只涉及简单的酸碱平衡。 其实酸碱平衡也是平衡,以上所说内容也同样适用。
题:1、 请说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物理意义, 在Kw=10的-14次方的纯水中,OH-的浓度为多少?
2、已知HAc=(可逆)H+ + Ac- 的K=1.8*10的-5次方, HAc和Ac-的浓度分别为0.1mol/L 和0.01mol/L 求溶液的PH? 当把该溶液与0.5mol/L的NaAc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求溶液的PH? (假设混合后体积为原来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