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王老师,还想继续请教
感谢王老师认真而负责的解答,我想接着请教,原贴为“如何能够消除孩子不自信的阴影”http://ask.goodbaby.com/question/173689.html,对于您给我留的作业,我也认真的思考了,孩子在八月份参加的演出,您说的非常对——先别把孩子变化归因于这个事件,因为这个事情就像一个分水岭,使孩子和从前截然不同。我也就自然的从这件事说起,可经过回忆,我才真的发现了许许多多遗落的细节,也许这些才是有价值的,我还是想对您说说,请您帮我分析一下。
八月份从参加完那个演出,我们家就开始买房子,整天说的都是关于看房子,选学区这些事,经常还因为意见不统一而产生争执,发脾气,对孩子缺管耐心经常发生。这时孩子的表现就是,对他发脾气,他也对你发脾气,有时急了还打人,当时他打我,我也打他,直到他哭了,顺从了,承认错误了为止。事后我也觉得这样非常不好,就向孩子道歉,说些:以后再不打你,你也不许打我,听话之类的话。有时他爸爸对他流露出烦燥的样子,我也不能做到易地而处,当着孩子的面说些对他不满的话,使孩子更加感觉受到委屈。他也不甘示弱,我们就争吵起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
九月份,我们生活的全部还是房子,九月初给孩子转了幼儿园,因为之前孩子总说幼儿园里有个小女孩打他,有一次还把他推倒了,挺严重的,脸都嗑破了。我们找了老师,当时老师倒是特别诚垦,可是不解决问题,这样的事接二连三的发生。在与别的家长交谈中得知,这个打人的小孩总欺负别的孩子,家长不断的给老师送礼,不送礼的家长和老师沟通老师就说些敷衍的话,觉得这个幼儿园风气不好,就转园了。孩子去新幼儿园没几天就生病了,支原体感染,在家呆了一个月由姥姥带着。这期间,孩子迷上了听故事,那时我们以为这样挺好,我还用手机下载了好多故事给他听。房子的事,贷款的压力整天困扰着我们,我们争吵,互相指责,嘲讽,完全不避讳孩子,而且频率越来越增加,好像习已为常,过后,又一如既既往。孩子和我们说话我们嫌他烦,从听故事开始,他渐渐的不经常烦着我们了,也不怎么和我们说话。
十月份国庆节过后,孩子去了幼儿园。我们开始装修,搬家。转园伊始,老师说他特别懂事,而且还经常和老师说些家常话,比如老爷出差了之类的,有时还牵着老师的手,给老师捶捶背这样的。第二周老师说他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但是挺倔的,什么事得哄着他来,越呛着他越不做,越拧。比如全班一起走直线,到他那他就不走,老师问他为什么,他回答不愿意。老师生气的说“那你到别的班吧,那个班不用走”,他就去了,站在别的班旁边,老师过去问他,“你愿意到那个班啊?”他回答老师说:“不是你让我去的吗?”当老师向我讲述的时候,回家我对孩子也没作出什么反应。第三周老师说他自尊心特别强,有时还自言自语。这时,依然没有引起我们在家对孩子的关注,相反我们觉得和幼儿园老师沟通得挺密切,就完全开始依赖幼儿园。孩子在家早上起来自己就去拿手机听故事,从幼儿园回来还是如此。
当一切似乎稳定下来时,十一月初孩子过生日,我们准备了礼物让他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过,还让他准备了那个节目,就是表演成功那个,在幼儿园演。然后就是他说到一半忘了,老师就让他回到座位了。然后就是老师反映,说他演节目时眼睛四处乱看,声音小,不自信的表现。此时,新家陆续来客人,我们突然就发现孩子和以前不同了,在人前扭扭捏捏,不问好,不自然。坦白说,在此之前孩子在家除了听故事给我留下印象外,我真的想不起这段期间孩子都做什么了,孩子在家的局面就是,对于我们来说他仿佛不存在,他不再有要求,不再让我们买这买那,不再讲述他的事情,大概他知道他说了也不会受到重视?走笔至此,真是辛酸和后悔。这时我还发现他总是眨眼睛,领他去医院看了,医生说不是眼睛本身的毛病。我和他爸爸这时才真的注意到他。通过上网查资料得知频繁眨眼是抽动症的迹象,我们很无措,觉得一切症状和抽动症真的很像,这可真把我们吓坏了。我们不再让他成天拿着手机听故事,他就发脾气,而且还显得有点无所事事。
这就到了十二月,我们努力为他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尽量克制自已不和对方发脾气,回家陪孩子做游戏,为孩子列作息时间表,按时间进行,以尽量丰富孩子的生活,以前每晚睡觉时我都会和孩子说话,交流一些他在幼儿园的事,就这几个月,和孩子的沟通时间几乎为零。现在再和孩子说话,他也不好好回答,甚至不回答,像没听见一样。近一个月以来,我们鼓励他,陪他玩,尽量满足他,可我却发现他越来越脆弱和敏感。昨晚我下班很晚,很累,他和爸爸正在玩枪,玩得也挺高兴,他们把枪对准我说打我,我当时情绪不太好,就随口
已经回答了!
肯定是孩子本身心理出现了问题,但他太小,可能心理医生也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不是他们不能处理,而是时间太长,且很多条件是不允许的。他们能做的,可能就是初步诊断。 孩子问题的首要原因是你们家庭的破坏性影响,其次是迁居,第三是幼儿园挫折。这些因素中哪一个都是难以控制和破解的,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或者持续下去。 最有可能有效的是你们自己到外面请一个心理医生,到你们家做家庭诊断和家庭指导。这会很费银子,且你不一定一下就找个合适的人选。 家庭自我完善自然是最经济的处置了,这个难度很大。*易改,你们夫妻的状态难易。我希望我给你们的建议你们夫妻两个都要好好看看。 1、改变家庭夫妻冲突状态 你们夫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冲突,你们各自的心里是清楚的。这不用跟我讲,你们自己好好谈谈。绝对不是什么经济压力,肯定有最核心的破坏点。 夫妻间的敌视和抱怨会通过家庭行为表达出来的,而这些孩子会看到的。有些情绪表达方式他可以学习到,比如对对方发出信息的回避和漠视、大声斥责、说很话等。孩子有自己的预测能力和自己的理解,可能会与你们有冲突,但我们没有必要纠结于孩子的理解。而是要回归到以前的夫妻状态。这个“以前”可能是比较久远,你们两个自己选择一个时间段作为目标。这也有助于你们自己把握改变的方法和处理彼此之间的问题。每个人的核心价值不同,彼此兼容对你们而言可能会很难很难。 你们能做出改变的前提是两个人中至少有一个是“正常”的,这个正常是指心理状态正常,而不是其他。如果存在心理状态不好的,一定要到医院求助心理医生,他们会给你们开一些处方药物。其他的实质性支持也不会有。 你们的改变是孩子生活背景的改变,这个是孩子发生变化的基础。虽然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个是必须有的。孩子的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时间长短也不确定,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夫妻的正常。 2、家庭失能 孩子由老人照顾,这个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现在你们夫妻的存在非但起不到积极的作用,缺起了狠毒破坏性的作用,一般影子父母是不会对孩子产生实质性消极影响的。你们夫妻自己到网络上查查“家庭功能”,或许你们对应的更充分。 3、充分重视 你们的现实表现是在残害孩子,我估计是你们故意的,孩子只是被你们各自劫持了,在进行杀孩子竞赛。这个比较恐怖。 孩子的反应状态会发生改变,而且往不好的地方改的可能远远大于往好的方向改。推手当然是你们自己。我不是恐吓你们,这样做对我也没有任何好处,仅仅是自己的经验推理。 4、为孩子假设一个正常的幼儿园环境 A、多和老师接触求得教师的支持。这个你懂的,我不说什么。 B、本着“就近”的原则,跟孩子找相对固定的同学,且大人间也要交往起来。就近=相似,可以是空间距离,也可以是爱好等。比如同班→同桌→同小区…… C、不在孩子面前恶评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和教学等相关。 就先这些了,我希望孩子的爸爸能参与交流。你帖子中需要我提供的支持都太大,太空洞,可能孩子的爸爸表述更现实和注重操作一些。
肯定是孩子本身心理出现了问题,但他太小,可能心理医生也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不是他们不能处理,而是时间太长,且很多条件是不允许的。他们能做的,可能就是初步诊断。 孩子问题的首要原因是你们家庭的破坏性影响,其次是迁居,第三是幼儿园挫折。这些因素中哪一个都是难以控制和破解的,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或者持续下去。 最有可能有效的是你们自己到外面请一个心理医生,到你们家做家庭诊断和家庭指导。这会很费银子,且你不一定一下就找个合适的人选。 家庭自我完善自然是最经济的处置了,这个难度很大。*易改,你们夫妻的状态难易。我希望我给你们的建议你们夫妻两个都要好好看看。 1、改变家庭夫妻冲突状态 你们夫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冲突,你们各自的心里是清楚的。这不用跟我讲,你们自己好好谈谈。绝对不是什么经济压力,肯定有最核心的破坏点。 夫妻间的敌视和抱怨会通过家庭行为表达出来的,而这些孩子会看到的。有些情绪表达方式他可以学习到,比如对对方发出信息的回避和漠视、大声斥责、说很话等。孩子有自己的预测能力和自己的理解,可能会与你们有冲突,但我们没有必要纠结于孩子的理解。而是要回归到以前的夫妻状态。这个“以前”可能是比较久远,你们两个自己选择一个时间段作为目标。这也有助于你们自己把握改变的方法和处理彼此之间的问题。每个人的核心价值不同,彼此兼容对你们而言可能会很难很难。 你们能做出改变的前提是两个人中至少有一个是“正常”的,这个正常是指心理状态正常,而不是其他。如果存在心理状态不好的,一定要到医院求助心理医生,他们会给你们开一些处方药物。其他的实质性支持也不会有。 你们的改变是孩子生活背景的改变,这个是孩子发生变化的基础。虽然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个是必须有的。孩子的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时间长短也不确定,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夫妻的正常。 2、家庭失能 孩子由老人照顾,这个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现在你们夫妻的存在非但起不到积极的作用,缺起了狠毒破坏性的作用,一般影子父母是不会对孩子产生实质性消极影响的。你们夫妻自己到网络上查查“家庭功能”,或许你们对应的更充分。 3、充分重视 你们的现实表现是在残害孩子,我估计是你们故意的,孩子只是被你们各自劫持了,在进行杀孩子竞赛。这个比较恐怖。 孩子的反应状态会发生改变,而且往不好的地方改的可能远远大于往好的方向改。推手当然是你们自己。我不是恐吓你们,这样做对我也没有任何好处,仅仅是自己的经验推理。 4、为孩子假设一个正常的幼儿园环境 A、多和老师接触求得教师的支持。这个你懂的,我不说什么。 B、本着“就近”的原则,跟孩子找相对固定的同学,且大人间也要交往起来。就近=相似,可以是空间距离,也可以是爱好等。比如同班→同桌→同小区…… C、不在孩子面前恶评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和教学等相关。 就先这些了,我希望孩子的爸爸能参与交流。你帖子中需要我提供的支持都太大,太空洞,可能孩子的爸爸表述更现实和注重操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