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每到孩子写作文的时候就很是头痛,他老是不知道怎么写好?问了一大堆问题很牵强地写了出来,但写得乱七八糟的.怎么样才可以让孩子随手就可以写出好作文呢?这真

问题描述:

  如何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

  每到孩子写作文的时候就很是头痛,他老是不知道怎么写好?问了一大堆问题很牵强地写了出来,但写得乱七八糟的.怎么样才可以让孩子随手就可以写出好作文呢?这真是个问题,

  丁有宽先生说过:“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基于这一认识,在阅读训练中应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应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精彩的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诵下来,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学生的语言仓库越丰富,说话或习作时就越有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书中的“日积月累”栏目,就是引导学生积累课文语言.在这个板块中,我们指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等及时摘抄,分类整理,甚至写上简要的阅读批注或感想,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规范的语言,并为其作文准备好大量的“原材料”.2.“课文”即“宝典”,习作的秘笈时至今日,学生在呼喊:“作文难写”;教师在感叹:“作文难教”.家长参合其中更是扮演为难的角色,为了提高自己子女的作文成绩,送孩子上各种名目的作文培训班;跑书店在琳琅满目的作文书中挑选《优秀作文大全》、《写作起步》、《习作指导》、《速成作文》……我们也翻阅了不少这样的作文书籍,认为基本上可以把它归纳为三类:(1)课本单元同步作文;(2)小学生优秀作文选;(3)小学生习作技巧大全.“单元同步作文”注重单元习作指导,但因其只是教师在每个单元作文课教学的重复,因而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意义不大.甚至只是成为学生应付老师的“法宝”.“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精选了大量学生优秀作文,但一般都缺少了方法的指导,老师和家长们更相信的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作文参考书.“小学生作文技巧”类的书籍注重了“渔”,可又无法激起小学生们的习作兴趣.他们对于单纯的习作技巧的学习,表现出来的总是有点“漠然”.因为,他们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习惯于“从内容入手”.孩子们在一大堆作文书中折腾了半天,但还是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家长们感到迷茫,束手无策,以至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学校语文老师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也都希望有一部包罗万象的作文教材,有一套包治百病的作文教学法,以便照单抓药,轻轻松松地操作就能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班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现在走遍书店,也很难找到一本很适合很有效的教师的作文参考书.既然找不到,我们何不从实际出发,就从“课文”入手,让学生来掌握习作方法呢?因为“课文”是孩子们最熟悉的,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兴趣,课文中蕴含着生动的习作方法,也正是孩子们最乐意模仿和接受的.本书的“习作宝典”栏目,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这种习作方法.在这个板块中,我们对课文进行了反复阅读,从中选取符合小学生各年级段特点的习作方法,采用一课一得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向学生们娓娓道来.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消灭作文的“神秘感”、“陌生感”.3.“课文”即源泉,习作的舞台.学生怕作文,最怕的就是没有东西可写.积极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材料,选择材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与此同时,也不要忽视了课文.因为课文中的“空白”也是学生习作练笔的材料.“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篇章和插图以及标点符号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借助课文中的这些“空白”,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推测、想象,以习作的形式把课文中的“空白”补充出来.这样既充分地利用了手头的课文,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有利于降低习作的难度,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作文的能力.本书中的“妙笔生花”栏目,就是从课文中的“空白”中挖掘习作训练内容,为学生安排了“小试牛刀”的习作园地,将“习作宝典”与“妙笔生花”有机结合起来,也将读写结合落到实处.从而使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4.课外阅读,拓展延伸“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美文,课外阅读更是一个广阔无比、奇妙非凡的世界.“课文”是例子,课内读写结合练习了方法,课外读写结合是充实、提高、升华.本书的“课外阅读”栏目,就是根据“习作宝典”中所提到的方法,从作家的文学作品、教师下水文、学生的优秀习作中精心挑选与“习作宝典”相呼应的文章.它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再次感悟“习作宝典”所示作文技巧的妙处,并增加课外阅读量,以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是例子”.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不仅仅是学习故事,体味情感,更重要的是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让我们在指导学生读课文的同时,灵活地仿照这些“例子”,也拿起笔来练一练,写一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