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世界观材料一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摘
中国人的世界观
材料一 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摘自《清实录》
材料二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三 过去60年,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沿着一条螺旋轨迹不断向前迈进,由相对简单逐渐走向相对成熟。具体而言,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
--江涌《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60年剧变》
问题:
(1)概括材料一中乾隆帝的“世界观”。试分析材料二中所说的中国人从“洋务”再到“时务”转变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转变轨迹。
(1)第一小问的世界观,根据材料一“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无所不有’”即可概括出乾隆帝的世界观是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视他国为臣属;把正常的中外交住视为对清朝的效忠.第二小问的原因,根据材料“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再结合近代中国的探索史,可分析出原因是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后,中国人由被动到主动接受西学,甲午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从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到输入进化论,从要求维新变法改革政治到主张共和革命,中国人的思想认识由浅入深,不断递进. (2)本小问的轨迹,根据材料“…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结合时间结点的历史事件即可分析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转变轨迹. 故答案为: (1)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视他国为臣属;把正常的中外交住视为对清朝的效忠.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后,中国人由被动到主动接受西学,甲午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从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到输入进化论,从要求维新变法改革政治到主张共和革命,中国人的思想认识由浅入深,不断递进. (2)轨迹:从清王朝以世界中心自居到近代后向西方学习,到交流与发展;由封闭走向开放到融入世界;由简单(片面)走向成熟;由被动转向主动;中国从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到逐渐摆脱半殖民体系,争取民族独立,继而走上*道路并最终主动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