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硕鼠一诗的最深刻含义在现在是什么?
诗经中,硕鼠一诗的最深刻含义在现在是什么?
尽量说多一些~
【赏析】 《硕鼠》是魏国的民歌,据《毛诗序》说:“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诗集传》:“民困于贪残之政,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两说均可供理解主题时参考.它和《伐檀》一样,都是反剥削反压迫的诗篇.所不同的是,《伐檀》责问剥削者用的是直呼其名的方式,《硕鼠》则用比喻以刺其政.但《硕鼠》比《伐檀》的斗争性更强.《伐檀》只有愤怒,没有反抗,而《硕鼠》则不但有愤怒,且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奴隶们在不堪忍受奴隶主剥削和压迫的情况下,准备远走逃亡.奴隶制社会后期,大量的奴隶逃亡,曾是促使奴隶制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更为可贵的是,《硕鼠》提出了建立“乐土”“乐国”的美好理想,试图寻找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与人平等的社会,这虽然在当时根本不存在也根本不可能达到,但毕竟比《伐檀》单纯的指责前进了一大步,标明奴隶们在长期的反抗斗争中,已逐步清醒了阶级意识,开始有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和对未来社会的合理设想,可以看作是早期的“乌托邦”思想的萌芽.三章都以“硕鼠硕鼠”开端,“硕”是大、肥的意思,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不但形象地刻划了剥削者的丑恶面目,而且让人联想到“老鼠”之所以“硕”大的原因,正是贪婪、剥削的程度太大了,从而激起对剥削者的憎恨.从“无食我黍”“我麦”到“我苗”,反映了奴隶们捍卫劳动成果的正义要求,同时也说明了奴隶主的贪得无厌,奴隶们被剥削的深重,举凡一切劳动果实,都被奴隶主所吞没.从“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肯德”到“肯劳”,揭露了奴隶主忘恩负义的本性.奴隶们长年的劳动,用自己的血汗养活了奴隶主,而奴隶主却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怜悯,残忍无情,得寸进尺,剥削的程度愈来愈强.“贯”,侍奉.汝,指奴隶主.“三岁”言其时间之长久,并非确指.“莫我肯顾”,一点也不肯感念我们.从“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国”到“乐郊”,则集中表现了奴隶们对*和幸福的向往,他们幻想着能找到一块理想的国土,摆脱奴隶主的压榨和剥削.“逝”,同誓,表示坚决之意.“适”,到也.“爰得我所”,犹言“乃得到了我们安居的处所”.“直”与“所”意同.全诗最后说,在这块幸福的国土上,“谁之永号”,谁还会再过啼饥号寒的生活呢?人人平等,人人幸福,再也不用哀伤叹息地过日子了.很有点象后世的《桃花源记》所设想的蓝图.【结构特点】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不但写出了奴隶们的痛苦,而且写出了奴隶们的反抗;不但写出了奴隶们的反抗,而且写出了奴隶们的追求和理想.因此,它比单纯揭露性的作品,有更高的思想意义,有更大的鼓舞力量.全诗分为三章,采用重叠的结构方式,反复唱叹.借喻是其主要表现方法:被责骂的对象在正文中隐去,而用硕鼠来直接喻指替代,这种手法,使诗篇既委婉又富于形象性,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