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下雨就凉快,出太阳就热啊?
问题描述:
为什么下雨就凉快,出太阳就热啊?
答
雨水可以带走热气,而太阳是散发热的.
相关推荐
- 1.空气会不会吸热2.任何液体在任何时候都会蒸发吗?3.关于吸热问题,做有关 的时候一直不懂谁吸谁的热,还有就是制冷、温度变低变高什么的,4.如果两者温度相等就结束放热,假如高温物体是100℃,那低温物体吸热后,为什么高温物体的温度不变呢,还是100℃,难道因为沸点100,沸腾后就保持不变?但是温度总会下降的吧?就像开水也总会冷的啊5.蒸发为什么需要吸热?为什么不可以不吸热就蒸发?不是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吗,那么原物体本身的温度不是也可以蒸发吗,为什么还要吸收别的物体温度?这一类的问题太不懂了,请问我的盲点在哪里呢?
- 英语翻译【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译文】 赵国准备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变成肉干了.’河蚌对鹬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成了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走过来,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 生地会考怎样复习?地理大概是中下,从初一到初二从来没有认真听过生物课,地理课倒是会听,平时地理老师发下试卷,反正无聊就偻一眼,然后拿起笔慢吞吞地写,可惜的是初一时没好好听课,基础差了,主要是知识不够丰富,它随便出一个地名,我又不知道那个地方的气候,地形,降水,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地理图册也只有两本,两本都是中国地图,生物就很差了,怎么办!这里有很多地理书,满床的试卷,乱七八糟的,也有复习提纲...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地理书总看不进,生物书也是,复习提纲也是,忙来忙去瞎折腾,到底从哪开始复习!还有明天一天啊!
- 有甲、乙两人,其中,甲只说假话,而不说真话;乙则是只说真话,不说假话.甲只说假话,乙则是只说真话,他们两个人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只通过点头与摇头来表示,不讲话.一个人面对两条路:A与B,其中一条路是通向京城的,而另一条路是通向一个小村庄的.这时,他面前站着甲与乙两人,但他不知道此人是甲还是乙,也不知道“点头”是表示“是”还是表示“否”.现在,他必须问一个问题,才可能断定出哪条路通向京城.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问?1.这个人只要站在A与B任何一条路上,然后,对着其中的一个人问:“如果我问他(甲、乙中的另外一个人)这条路通不通向京城,他会怎么回答?”如果甲与乙两个人都摇头的话,就往这条路向前走去,如果都点头,就往另一外一条走去 为什么甲和乙会都摇头或点头,他们说的话不是说的话一真一假么,应该是有反差的啊!想了半天都没有能转过这个弯,都开始怀疑这个答案是否正确了!求逻辑思维牛人帮我解答下这个问题.
-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阅读语段一1、上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读文中的划线句,想一想盲孩子的处境,描写他当时的心理活动.3、上文结尾为什么说“今天的月亮特别圆”?(1)耳边的风越来越大了.他感觉到手里提的灯晃来晃去.(2)影子说:“天要下雨了,我们快些走吧!”(3)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4)育孩子手中的灯突然灭了.随后,影子也不见了.(5)盲孩子 地一个人站在旷野上.(6)他呼唤他的影子,没有回应,听到的只有风声和雨声.他 、跌跌爬爬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里.(7)他坐在风雨里想:只有等到风停了,雨停了,太阳出来的时候,影子才会赶来吧?(8)过了很久很久,他感觉风小了,雨也小了.他似乎又听见了翅膀扇动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9) 萤灭虫?”盲孩子向夜空大声问着.(10) “是我.”一只萤火虫在回答.(11) “是我们.”有几只萤火虫在回答.(12) “是我们一群萤火虫来了!”有好多好多萤火虫在回答.(13)在夏夜的微风细雨中,无数只萤火虫组合成一
- 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还是正午时离人近?请说明原因小孩辩日孔子去东方游历,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什么.甲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就离人远.”乙孩说:“我认为太阳出来时离人远,中午反而近.”甲孩说:“太阳刚出来像马车上的遮阳伞那么大,中午就像盘子那么小.这岂非说明:大是因为近,小是因为远吗?”乙孩说:“太阳刚出时人觉得很凉快,到中午人就觉得很热.难道不是远了觉得凉,近了觉得热吗?”孔子愣住了,两个小孩笑道:“谁说你是有学问的人呢?”
- 太阳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做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的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1、你能说出这个传说的名字吗?试试看.2、“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是个( )A:疑问句;B:设问句;C:反问句.给它换一种说法:( )3、文中画括号的句子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4、你知道太阳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的原因了吗?
- 问几个关于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的问题.八年级下学期.1.对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判定.像蜣螂这样很有争议的我就不问了,问一下菟丝子和猪笼草,属于什么?以及解释.2.我认为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不是必不可少的.生物课上从营养方面阐述了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的关系,可是即使没了消费者,生产者的遗体遗物依然可以供给分解者,而且对于非生物环境和生产者没有任何影响啊.3.这是我疑虑最大的一点.老师说物质是循环的,例举了二氧化碳的例子,给光合作用再通过呼吸什么的我就不多说了.然后说能量是单向的,太阳给了能量,生产者被消费者吃,总而言之最后变为呼吸热,然后散发到宇宙中,但会不到太阳上.也就是说太阳死了地球生物基本也活不了.可是,在我们初一上物理的时候,讲完了声和热,便拓展物理知识,愿意听就听,说道物质及能量时,说物质及能量,可这和上面相违背啊!最后问一下芦荟到底是不是单子叶植物纲的,仙人掌是被子植物单双子叶植物纲的?问题较多,打得好的加悬赏.还有一个问题,植物的关于植物的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我们家种了点
- ①首先,我知道沿地球自转,由白天向夜晚过渡的是昏线,由夜晚像白天过度的是晨线.但是一到图上我就分辨不出来了.比如: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一条晨昏先过地心,为什么他就是晨线 怎么看出来是由白天向夜晚过渡还是由夜晚先白天过度啊?②问个弱智的问题,什么是太阳直射点啊?③经纬网怎么看啊,有道题目0°经线左边东经30°,60°一直到180,右边又是东经30°,60°,一直到180.晕了.总结,地球运动那一节怎么学啊,昼夜长短变化,地方时区时计算,太阳高度角.这些该怎么学.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道题目中去.
- 为什么冬天不打雷而夏天会打雷?因为书上说打雷是因为云层的碰撞引起的,可是冬天下雨也有云层啊为什么就没有雷声呢?
- 武汉市对城区主干道进行绿化,计划把某一段公路的一侧全部栽上桂花树,要求路的两端各栽一棵,并且每两棵树的间隔相等.如果每隔5米栽1棵,则树苗缺21棵;如果每隔6米栽1棵,则树苗
-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5S内速度从V=12m/s,增加到V=18m/s,通过的位移是x=70m,这个物体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