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皮亚杰人文,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可分为哪两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问题描述:

2.皮亚杰人文,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可分为哪两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简答题

  皮亚杰在分析、批判传统学校弊端的基础上,以其哲学和心理学为依据,要求树立新的教育观.皮亚杰对教育的基本主张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
  皮亚杰认为,既然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具有规律性,教育就必须按其规律来组织.他指出,”一切理智的原料并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能吸收的,我们应考虑到每个阶段的特殊兴趣和需要”.而作为教师,其主要的”问题只是去发现符合于每个阶段有些什么知识,然后,用有关年龄段的心理结构所能吸收的方式把它传授给学生.”
  皮亚杰根据他自己大量的实验研究断言:两岁以前的儿童只有感觉运动智力,教师和父母的工作就是要为孩子们提供大量的各式各样的有趣物体(如玩具、模型等),让儿童观察、抚摸、摆弄,注重发展儿童的动作(如触摸、推拉、抓握等).学前期应根据前运算智力阶段儿童的特点选择具体形象的教材,如童话、图画、游戏等来教育儿童.学前晚期,应根据儿童具体运算开始萌芽这一特征采用观察、测量、计算活动,培养儿童掌握重量、容量、速度、时间等初步的科学概念.到了学龄阶段,儿童出现了守恒能力以后,教师应通过各科教学活动,让儿童掌握各种基本学科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使儿童从具体运算思维向形式运算思维发展.
  皮亚杰指出,如果教师不遵循儿童年龄阶段的特点,一味加速学生的发展,只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由于每一个儿童在某个特定时期总是处于某个发展阶段,而每一阶段都是以儿童生活环境达到某种结果的某种力量、某种潜在活动为其特征的,这就使得不同儿童又具有不同特点,教育工作按年龄阶段进行也愈加显得复杂而重要.
  二、教育应以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智力为根本任务.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认知不能从外部形成,只能以有机体本身发展来决定.儿童整个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儿童的自主调节,通过同化和顺应的方式来与外部环境相平衡而达到的.只有自我发现的东西,儿童才能积极地将其同化,从而产生深刻印象.因此,儿童的主动性在儿童的整个认知或智力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自我发现的教学”在教学中也愈发重要.
  皮亚杰强调,过早地教给儿童一些他们自己日后能够发现的东西,会使儿童失去创造力,也不能真正理解这种东西.在皮亚杰看来,帮助儿童发展自主性的最终目标就在于发展儿童的认知结构,也即智力结构.”教育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形成儿童的智力的和道德的推理能力”.所谓智力,按皮亚杰的说法,就是最高形式的适应,是事物不断地同化于活动本身与那些同化的图式适应客观事物本身的调节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其基本功能是通过构成现实的结构来构成内心的结构.这种内部机能结构既具有理解的功能,又有发现或发明的功能,而且这两种功能不可分割.要理解一个现象或一件事情,就要对产生这个现象或事件的转变过程加以改组;而要重新改组这些转变过程则要构成一种转变的结构;要构成一种转变的结构,就是要有发明或发现的因素,故”理解即发明”.为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皮亚杰强调新教育方法应尽一切努力分析研究各年龄阶段的认知结构,以及各种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按儿童的认知结构和发展阶段适当地选择教材,从而更大地发挥儿童的自主性,促进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
  三、儿童的实际活动和相互协作在教育中居于优先地位
  皮亚杰从其发生认识论哲学出发,把活动与动作看成是支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是知识的来源.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作为智慧活动的动作,不仅仅限于邻近空间当前一刹那问正在进行中的动作,而且能够广泛涉及到远距离的空间,直接感知范围以外的事物,可以再现过去以及能按计划和方案的形式所表现的将来.它所能够提供的知识,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无穷无尽的.由此,皮亚杰将”活动教学法”视为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原则,强调只有儿童自己具体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予以证实与否定.为此,他提出.在学校教学中要重视儿童的游戏,尤其是对幼儿,游戏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有力的杠杆作用,应将初步的阅读、算术、拼读改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让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真正有益的知识.皮亚杰对实验和视听教学也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种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把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智力.同时,为了使儿童所学的每门学科知识与其他相关知识体系相联系,皮亚杰强调,学校应让每门课为儿童的探讨性活动和发现性活动提供条件,并使这种活动与一定的知识体系相联系.
  皮亚杰突出教育中的个体活动,并不意味着要把学生导向无*状态的个人主义,而是要把个人的活动与集体的活动结合起来,使自己自动服从纪律并自愿努力学习.皮亚杰认为,儿童间的社会影响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源泉.应把发展儿童集体的社会生活放在新教育方法的主要地位.为此,他极为赞赏杜威和德可乐利的教育实验,认为他们的教育既强调了儿童的集体工作,又突出了儿童的自治生活.皮亚杰指出,在社会交流方面,儿童具有高度的感受性,儿童的发展正是从自我中心状态开始转向互相交流,从不自觉地把外界同化到自我转向互相理解,从而摆脱自我中心,导致人格的形成.”儿童如果不同他人进行思想交流和合作,就无法把他的运算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儿童问的合作最有利于鼓舞儿童真正交流思想和进行讨论,最有利于促使儿童养成批判态度、客观性和推理思考的行为方式.如果儿童不能了解彼此的相对立场和观点,就会长久地停留在本质上是自我中心的立场上.由此,皮亚杰极为重视教育中的”同伴影响法”,认为这是儿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皮亚杰在强调学校教育中”同伴影响”作用的同时,并不忽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他只是要求教育者减少所施加的外部强制性约束,在对成人的尊敬和儿童的活动、协作之间达到协调,从而把儿童与教师、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协作推向一种高级形式的合作.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