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和《已亥杂诗》(第五首浩荡离愁白日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和《已亥杂诗》(第五首浩荡离愁白日斜……)
1.翻译
2.结构主旨示意图
3.名句赏析
4.主旨感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韵译】: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鉴赏】
这是一首赠别友人的诗.上路的杜少府显然是郁郁不得志的.从城阙巍峨、畿辅广阔的京都长安,离别亲友,独自去往风烟迷茫、路途遥远的蜀川,此情此景自是难堪的.诗的发端,不但点明地点,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同情.“风烟”,写五津僻远,难以望见,也隐含仕途前程,渺不可知.关切之情,在“望”中流露.三、四句推进一层说,你此去固然如飘泊的孤舟,我也是多年沉浮于宦海的人;彼此分手,我何尝不同样黯然呢!以同情为安慰,已暗逗“知己”二字.然后转折出天涯如比邻的情怀.以临别不效儿女态为结,格调极高,使友人的精神也为之振作.这样的劝慰,自与一味作感伤语不同,在流行儿女笔墨的初唐诗中,尤为难得.
此诗立意显然受到建安诗人曹植《赠白马王彪》诗的影响.曹诗中有这样的话:“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如果)不亏,在远分(情分)日亲.何必同衾(被子)帱(床帐),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热病),无乃(未免是)儿女仁(情爱).”王勃诗借其意而措辞更为洗炼、蕴藉、从容.从初唐沿袭绮靡浮弱的齐梁宫体诗遗风中突破出来,本是“四杰”的历史功绩,在诗风革新上,反齐梁而学建安,更代表着诗歌发展的进步的时代趋势,
这是一首各方面都已相当成熟的五律.不但字声平仄完全协调(第七句虽用“平平仄平仄”变式,亦律句通例,杜甫律诗中尤多),而起、承、转、合,章法井然,对仗的运用,也能注意到整散的变化,第二联用流水句法,似对非对;这是因为首联用严整的对偶起头,所以故意用散调相承,以免呆板.第三联凭空挺起,转折有力,是全首诗意最警策的地方.末了自然结出莫效儿女别泪沾巾情态,劝慰之中,又有勉励,读之令人胸襟开阔.可见,五言律诗到“四杰”笔下,已经基本定型了.
《已亥杂诗》
【赏析】
《己亥杂诗》是诗人晚年写的一首组诗,这首诗选自其中第五首.
首句:“浩荡离愁”是说诗人的愁绪无边无际,“白日斜”是写景.此句可译为,在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我带着无边无际的愁绪离开京都.
第二句:“吟鞭”即马鞭,“东指”即向东.“天涯”即指自己的家乡,诗人当时住在广东,相对于京城来说,距离遥远,即有天涯之意.此句可译为,我挥舞着马鞭远离京城,向东奔向远在天涯的家乡.
最后两句: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落红”喻指诗人自己,“花”喻指国家、人民.诗人虽辞官回家,但仍心系国家人民,即使是辞官离京,也要像落红一样,化作春泥,护花(报效国家,报效人民).
龚自珍生活在清*的衰落时期,辞官时间在道光时期,大约是鸦片战争前两年,诗人一生爱国爱民,心忧国家人民.
“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广大无边.“白日斜”,夕阳西斜.龚自珍报国无门,终于辞官回归杭州故里,心情是十分苦闷.诗中用“浩荡”来形容离愁,说明愁绪之深.这个“愁”不是个人私怨,而是对国事的忧虑,爱国之心显而易见.“浩荡离愁”又用夕阳西斜来烘托,更为愁绪抹上一重浓浓的色彩.
“吟鞭东指即天涯.”
这句是说甩响马鞭,奔向遥远的地方.才离京城何来“天涯”呢?这是作者的心态所致.因为这次离京意味着告别朝廷,远离仕途,不再回来了,所以作者产生了有如天涯漂泊的心绪.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落花,“红”,比喻理想与信念.“落红”,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这两句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写“落花”,花虽落但仍然依恋故枝,心系故枝,并且要化成泥土滋养故枝,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的情怀.诗人虽然像一朵落花辞别故枝一样地离别了京师,但他并不是无情的,他的心依然留在京城,留在朝廷,依然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龚自珍对当时社会现实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明知前途困难重重,他仍执著地“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种对理想的坚定追求,高度的爱国热忱,崇高的献身精神令人感佩不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在人们常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赞扬老一辈在事业上鞠躬尽瘁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培养和爱护青年人耗尽心血的高尚情怀.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