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因材施教的评论

问题描述:

关于孔子因材施教的评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之所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才这样令人称羡的光辉业绩,除了他本人具备良好的素质外,主要得益于他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因此,我们与其艳羡其业绩,不如深入《论语》当中,分析其教学理念,探讨其的具体做法,然后运用于我们工作中.
研究《论语》的有关内容,可以看出孔子因材施教的大致思路和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孔子至少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
一、关注兴趣,分层优化
孔子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相当高明的,他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第191章.选自山西古籍出版社《〈论语〉类读》,下同.)这一理念,至今仍在教育界得到继承,虽然还不尽如人意,但相信以后一定会逐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那么,在学习上,何者为“中人以上”,何者为“中人以下”?孔子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184章)看来,应以兴趣为区别其层次之第一要素,而知识结构、认识水平等为次.通过这样的区分,学生的兴趣、爱好、才情等的不同就相对符合他应受教育的实际情况,更便于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他进行教育,更易最经济的发挥教育之优势,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种做法,远比一刀切的大锅饭式的教育更适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关于兴趣之于学习的重要性,有一句老话:你能管住他的身,可你管不住他的心.只要他感兴趣,他愿意做,他爱,你就阻止不了他去关心,他去投入.反过来,如果他没有兴趣,你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他都会“身在曹营心在汉”,让你干瞪眼没办法——可见,兴趣是教育成败的重要条件.有兴趣,就会用心专、用情痴,全身心投入,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因为投入,故心无旁骛;因为乐意,所以通过勤奋就会做出惊人的成绩.而没有兴趣,就容易倦怠、松懈.自然,事情也可以干,可能也会干的不错,但总归平庸,要想有所建树或出类拔萃,近乎不可能.也就是说,只有在以兴趣为动力的条件下,才谈的上教育的效果;不讲兴趣的教育,造就出的不是庸才便是蠢材.
可见,兴趣之于教育,正如水之源,木之本.这就启示我们,作为教师,关注学生的兴趣、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顺着兴趣发展,远比逼着学生死干效果要好得多.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教师是园丁,不如说他是独具慧眼的伯乐.
二、抓住特征,对症下药
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精髓,也是这一思想得以落实的保障.它既应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特质,也应该是学生才能有效培养的捷径.在此问题上,孔子的教育方法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具体表现在对同一问题的回答能做到因人而异: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第473章)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第472章)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第449章)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
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第484章)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