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条件下,易溶电解质也能像难溶电解质那样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因而易溶电解质 也
同样条件下,易溶电解质也能像难溶电解质那样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因而易溶电解质 也
判断题,请说明理由:
1向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适量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另一种强电解质,可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错
2.同样条件下,易溶电解质也能像难溶电解质那样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因而易溶电解质也应该有Ksp.错
1.向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适量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另一种强电解质,此时会使该共同离子的浓度增大,使得浓度商大于难溶电解质的Ksp,从而使沉淀溶解平衡向沉淀生成的方向移动.但不可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因为在某溶剂中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
2.沉淀-溶解平衡是指沉淀的溶解和生成这样的可逆反应的平衡,只要温度不变,沉淀Ksp就不会改变; 但不同平衡状态下,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会变化而不同.
易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温度不变时,各离子的浓度是永远固定保持不变,因而易溶电解质不存在Ksp这样的平衡常数.首先谢谢你的回答。不过在大学化学的书上对同离子效应这块有这样的描述:在沉淀溶解达到他、平衡时,如果向溶液中加入同离子,则平衡向左移动,结果使沉淀的溶解度降低。很奇怪,高中时说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但大学在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这一块都说电解质的加入又会影响沉淀的溶解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在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可使难溶电解质在此时新溶液环境中的溶解度 比 它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低,这样的作用称为同离子效应。例如,硫酸钡饱和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BaSO4(s)=Ba2+(aq)+SO42-(aq) [Ba2+][SO42-]=KSP=1.8×10-10KSP的数值在稀溶液中不受其他离子的存在的影响,只取决于温度。在上述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由于氯化钡完全电离,溶液中C(Ba2+)突然增大,此时C(Ba2+)大于BaSO4溶解在纯水中的钡离子浓度,使得此时C(Ba2+)×C(SO42-)>KSP,原来的平衡遭到破坏,平衡向左移动,析出BaSO4沉淀。当溶液中再次建立新的平衡,即[Ba2+]则小于BaSO4溶解在纯水中的硫酸根浓度,硫酸钡的溶解度可用新的平衡状态下的来量度。因此BaSO4在B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要小。大学书上的“加入含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BaCl2,使难溶盐BaSO4的溶解度降低”这个通俗的说法,应理解为:加入含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BaCl2,可使难溶盐BaSO4在新溶液环境中的溶解度 比 它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低。同理,大学书上通俗地说:同离子效应也可以降低易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例如,在饱和的NaCl溶液中,Na+、Cl-和溶液中的水分子充分结合形成水合离子;加入浓盐酸或通入氯化氢气体,盐酸电离出的H+、Cl-也需要和一部分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离子,从而使没有那么多的水分子与Na+、Cl-结合,使得一部分Na+、Cl-会脱离与水分子的结合,以1:1个数比的形式结合形成NaCl晶体析出, 使得C(Na+)减小,使得此时NaCl在新溶液环境下溶解度比它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低。所以,纠正上次的解释:1.物质在某特定溶剂(如纯水)中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高中阶段”物质的溶解度”默认为是”物质在纯水中的溶解度”。这道题“向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适量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另一种强电解质,可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将这题认为错,是将“可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默认为是“可使难溶电解质在纯水中的溶解度降低”。 2.沉淀-溶解平衡是指沉淀的溶解和生成这样的可逆反应的平衡,只要温度不变,沉淀Ksp就不会改变;但不同平衡状态下,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会变化而不同。易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易溶电解质电离是完全电离,不是可逆反应,因而易溶电解质不存在Ksp这样的平衡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