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南京条约》并未结束中国人和欧洲人的摩擦.欧洲人感到很失望,因为通商口岸

问题描述:

材料二:《南京条约》并未结束中国人和欧洲人的摩擦.欧洲人感到很失望,因为通商口岸
材料二:《南京条约》并未结束中国人和欧洲人的摩擦.欧洲人感到很失望,因为通商口岸的开放没有带给欧洲人那么大的贸易扩张.——《全球通史》
1.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为什么通商口岸的开放没有带给欧洲人那么大的贸易扩张?(2分)
2.两次鸦片战争都以清*的失败告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三: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对政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全球通史》
1.材料三中的“知识分子”指的是哪一类人?(1分)
2.他们发起“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四: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1.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在后期又提出求富的口号,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2分)
2.据材料四分析,这些民用企业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材料五:1876年,费城博览会,中国*派出了一个规模较大的代表团去美国,中国工商界的代表李圭也在其中,他归国后写了一本《环球地球新录》记录了这届世博会.李鸿章为此书做了8页的序文,表明了他对西洋文明的态度,他希望有志之士“略其短而师其长”.
材料六: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全球通史》
1.材料五中李鸿章的“略其短而师其长”,“短”和“长”分别主要指的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五、六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1.中国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人民购买力低下并且需求小.
2.腐朽的封建制度战胜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三:1、是指洋务派
2、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四:1.、为解决军事工业在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困难.同时也为“分洋商之利.”
2.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事工业在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困难.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引入了先进技术,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材料五:1“短”是指文化思想.“长”是指技术
2.没有触及封建制度,将西方先进的技术嫁接在腐朽的封建制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