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一诺千金","移木建信","一饭千金","退避三舍"的主要内容

问题描述:

成语故事:"一诺千金","移木建信","一饭千金","退避三舍"的主要内容
品德四下的18页,是成语故事!急!帮帮忙吧!

一诺千金
【出 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译文(部分)】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侯婴说情.刘邦在夏侯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移木建信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经完备,还没有公布,商鞅担心人民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把它迁移到北门的人给他十金.民众认为奇怪,没有一个敢去搬的,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金.”.有一个人搬迁了那根木头,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商鞅用这个来表明自己不欺骗民众,终于公布了法令.
一饭千金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刻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齐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退避三舍
成语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以后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译文: 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