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多少种动物?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生活习性?

问题描述:

地球上有多少种动物?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生活习性?

  蚯蚓、田螺、蜈蚣、刺猬的生活习性
  1、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是喜温、喜湿、喜安静、怕光、怕盐、怕单宁味的夜行性环节动物.白天栖息在潮湿、 通气性能良好的土壤中.栖息深度一般为10~20厘米, 夜晚出来活动觅食.它以腐烂的落叶、枯草、蔬菜碎屑、 作物秸秆、禽畜粪、瓜果皮,造纸厂、 酿酒厂或面粉厂的废渣以及居民点的生活垃圾为食.特别喜欢吃甜食, 比如腐烂的水果,亦爱吃酸料,但不爱吃苦料和有单宁味的料, 盐料对它有毒害作用.蚯蚓是好气性的低等动物. 对周围环境反应十分敏感,适于生活在15度~25度,湿度在60%~70%,酸碱度PH值为6.5~7.5的疏松土壤中,条件不适时,就会爬出逃走.
  2、田螺的生活习性
  田螺是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栖息于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集于有微流水之处.田螺届杂食性,摄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茎叶等.田螺喜夜间活动,夜间摄食旺盛.
  3、蜈蚣的生活习性
  在自然条件下,蜈蚣白天一般栖息在山坡、田野、路边或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并沿、柴堆以及瓦缝隙间,或阴暗的角落里.特别喜欢在阴湿、陈旧的地面,活动于腐殖质、石块、瓦砾之间.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昼伏夜出.在温度低于10度时停食,零下7度进入冬眠期.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动物,食性广杂,特别喜食各种昆虫及它们的卵、蛹、幼体等,同时还吃蠕虫、蚯蚓、蜗牛及各种畜禽、水产动物的肉、内脏、血、软骨等,也吃水果皮、土豆、胡萝卜、嫩菜等,其它如牛奶、面包等也可作蜈蚣的食物.
  4、刺猬的生活习性
  刺猬的适应性很强,对环境要求不严.但刺猬有喜静怕光,昼伏夜出的习性,内窝室为巢窝,铺放干草、松树叶或秸秆.外窝室为活动场所,包括土堆或山、花草、灌木等,以便夏季遮阴和冬季保暖. 刺猬为夜行性动物,傍晚前后一次性喂食瓜果蔬菜和清水即可.投喂的食品必须新鲜、干净,瓜果蔬菜要洗净后投喂.如从市场买来的瓜菜还要先放在水池内浸泡1 小时,再洗净配喂,以防农药中毒.同时,饲料要品种多样化,饲料单一会引起刺猬间相互咬斗和拒食.
  鹧鸪、鲫鱼、松鼠、蜗牛的生活习性
  鹧鸪的生活习性
  鹧鸪前额有一带状条纹,横过双眼,下行至颈部,形如护胸衣巾样,胸下部、背部多呈银灰色,翼上有多条黑色条纹,嘴、脚桔红色.体长约34-38cm,雄鸪体重550-650g,雌鸪400-550g.鹧鸪栖息于灌丛和疏树的低矮山谷内、或丘陵的石坡、沙坡上.鸣叫时常立于山巅树枝上,其鸣声特殊.白天成群在灌丛中或窜到邻近庄稼地里觅食,其主食为植物种子、浆果、嫩枝叶、苔藓、地衣,兼食昆虫.4月末5月初开始繁殖,营巢于草丛或灌丛石堆中.因为鹧鸪具有啄癖和相互啄食残杀习性,暂时喂养时应给以营养成分丰富,数量充足的饲料,并保证有足够长度的食槽和水槽;不要把病鸪或伤鸪与正常的放养在一起;除此之外,还要挂一些稻草或麦秆供应鹧鸪磨喙和去喙,防止鹧鸪之间发生相互啄食,甚至残杀.
  鲫鱼的生活习性
  鲫鱼是杂食性鱼,但成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因为植物性饲料在水体中蕴藏丰富,品种每繁多,供采食的面广.维管束水草的茎,叶,芽和果实是鲫鱼爱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鲫鱼最能获得各种丰富的营养物质.硅藻和一些状藻类也是鲫鱼的食物,小虾,蚯蚓,幼螺,昆虫等它们也很爱吃.
  鲫鱼采食时间,依季节不同而不同.春季为采食旺季,昼夜均在不断地采食;夏季采食时间为早,晚和夜间;秋季全天采食;冬季则在中午前后采食.
  生活在江河流动水里的鲫鱼,喜欢群集而行.有时顺水,有时逆水,到水草丰茂的浅滩,河湾,沟汊,芦苇丛中寻食,产卵;遇到水流缓慢或静止不动,具有丰富饵料的场所,它们就暂栖息下来.
  生活在湖泊和大型水库中的鲫鱼,也是择食而居.尤其在较浅的水生植物丛生地,更是它们的集中地,即使到了冬季,它们贪恋草根,多数也不游到无草的深水处过冬.
  生活在小型河流和池塘中的鲫鱼,它们是遇流即行,无流即止,择食而居.冬季多潜入水底深处越冬
  松鼠的生活习性
  松鼠为典型树栖鼠种,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中,以树枝、苔薛和羽毛等为构巢物,在树枝间筑巢.巢呈圆形,出口开于背风面,但也有栖居于树窟内,也有的以旧的大鸟巢加以修补而成.松鼠每年可做几个巢、有主、副巢之分,副巢用于临时休息.雄鼠很少筑巢,大多利用旧巢.
  松鼠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取食昆虫及其幼虫、蚁卵、鸟卵及其他动物,但主要食物为落叶松等针叶林的种籽,夏季多取食各种浆果和蘑菇;在食物缺少的情况下,亦吃树的幼芽.日间活动,清晨最活泼,不冬眼,但冬季活动减少,严冬寒冷之际,很少出窝活动.
  松鼠有贮藏食物的习惯.每当果实成熟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它嘴里含着胡桃、橡实或者其他好吃的东西,每当它从一个树枝跳到另一个树枝的时候,贮备就会增加.它不仅搜集胡桃和成熟的果实,而且还常常把磨菇挂在上面的树枝上,待风干后,收藏到仓库里.它确实具有一种高超的本领,即能找到合适的树枝,并把磨菇挂在上面,而且晒干后不会掉下来.在松鼠的仓库里,发现有胡桃和其他植物种子,但没有一个是腐烂的或生虫子的,质量全都很好.松鼠的仓库很多,然而其中一些可能会遭受到风雨和冬季猛烈的暴风雪破坏,使其附近外貌形状被改变而再也无法找到.这种小动物建造的球形巢的入口可以从里面封闭起来,巢外大雨倾盆,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挂满冰雪的大树被吹得吱吱作响,而它却安然躺在温暖的巢穴中并等待晴朗日子的到来.此时,它便去找自己的贮藏物,一旦找到便饱餐一顿.如果没有暴风雪或雨,而且太阳照得比较暖和,它就会沿着树枝跳来跳去,进行游戏玩耍,这时那长长的尾巴使其跳跃的距离能达到10米远.当它感到疲劳时,就回到自己的窝里小想.当夜晚刮起了暴风雪,树木又发出吱吱的响声时,它却在保温良好的巢中休息.树洞贮藏室和营巢毗邻的便利条件,使它冬天下会饿死和冻死,故不需要进行冬眠.
  蜗牛的生活习性
  1、温度是影响其生长活动的重要因素,具有宜暖忌冷、热性的特点,这是由于遗传因素所决定的.因为蜗牛是冷血动物,即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温度对蜗牛的生长、繁殖显得尤为重要.蜗牛生长活动的最基本的温度要求是15—39度.最佳温度为25—35度,温度降至8度时,陆续进入休眠状态,0度以下有冻死的危险,当温度升至40度时,会导致夏眠.
  2、蜗牛的生活习性,取决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这是因为蜗牛的日常活动全凭自身分泌含水量较多的粘液,以保持身体湿润,另一方面又因为蜗牛是依靠外套膜呼吸空气,不能完全浸在水中生活,因此蜗牛形成了爱潮恶浸的习性.
  3、强烈的光线刺激对蜗牛生长不利,蜗牛主要在夜间活动,害怕白天直射的阳光,喜欢栖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蜗牛的视力很差而且反常,在强光下看的较近,只能看到6厘米以内的物体,在微弱的光线下看的反而较远,能看到20厘米以内的物体.
  4、一般情况下,由于蜗牛害怕直射的阳光,而晚上温差小,空气湿度大,光线暗,不宜损失蜗牛体内的水分,所以一般在夜晚活动、采食.活动规律为下午6时左右开始活动,8—12时活动达到高峰,12时以后活动量逐渐减弱,直到次日早8时左右又基本完全停止活动,开始休息.
  5、蜗牛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钻土,一是从土壤中汲取腐殖质、有机质、钙等营养物质;二是调节湿度;三是抵御敌害;四是产卵.
  6、休眠是蜗牛抵抗逆境,得以自保,从而维持生命的习性.蜗牛遇到高温、低温、缺食、短水等不利情况时,就会自动分泌粘液结成膜靥,封住壳口,直至逆境解除,就会逐渐苏醒破膜而出,继续活动.蜗牛的休眠期可达6个月之久,也就是说蜗牛不吃不动可休眠6个月也不会死亡.
  7、蜗牛为杂食性动物,一般以采食绿色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可投喂米糠、菜叶、鱼粉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