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12日.在巴伦支海参加 军事演习的俄罗斯北方舰队“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图)意外沉没,所有舱室都灌满了海水,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已知“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质量m=1.4×107kg,海水密度近似取作ρ水=1.0×103kg/m3.制造潜艇的材料的平均密度取作ρ船=7.0×103kg/m3.g取10N/kg.请回答:(1)核裂变和核聚变是大量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核潜艇中反应堆的核能是通过哪种选径获得的?(2)为了精确地探测到潜艇沉没的位置,在潜艇正上方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从发出信号至接收到由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经历的时间t=0.146s,如果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1450m/s,则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h约为多大?(计算结果取整数)(3)有人提出一种打捞“库尔斯克”号的方案,就是在潜艇周围缠满可充气的负载量大的浮力袋,若每只浮力袋的质量为50kg,充气后的体积V0=10m3,试估算要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打捞起来,至少需用多少只浮力袋?

问题描述:

2000年8月12日.在巴伦支海参加 军事演习的俄罗斯北方舰队“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图)意外沉没,所有舱室都灌满了海水,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已知“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质量m=1.4×107kg,海水密度近似取作ρ=1.0×103kg/m3.制造潜艇的材料的平均密度取作ρ=7.0×103kg/m3.g取10N/kg.请回答:

(1)核裂变和核聚变是大量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核潜艇中反应堆的核能是通过哪种选径获得的?
(2)为了精确地探测到潜艇沉没的位置,在潜艇正上方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从发出信号至接收到由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经历的时间t=0.146s,如果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1450m/s,则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h约为多大?(计算结果取整数)
(3)有人提出一种打捞“库尔斯克”号的方案,就是在潜艇周围缠满可充气的负载量大的浮力袋,若每只浮力袋的质量为50kg,充气后的体积V0=10m3,试估算要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打捞起来,至少需用多少只浮力袋?

(1)核潜艇的能量来源于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
故答案为:核裂变和核聚变是大量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核潜艇反应堆的核能是通过核裂变途径获得的.
(2)超声波通过的路程为:s=vt=1450m/s×0.146s=212m

1
2
s=
1
2
×212m=106m
∴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h=s=106m
答: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h为106m.
(3)设至少需要N个浮力袋才能把潜艇拉离海底.
潜艇受到重力、浮力和浮力袋的拉力,要使潜艇浮起,潜艇受到的浮力和浮力袋的拉力之和必大于潜艇受到的重力(浮力袋的质量与潜艇的质量相比可忽略)
潜艇受到的浮力 F浮1gV排m=
ρgm
ρ

潜艇受到的浮力袋的拉力可近似为
F浮2gNV0
为了使潜艇能上浮,至少应满足:F浮1+F浮2=mg
ρgm
ρ
gNV0=mg,
解得:N=1.2×103只.
答:(1)核裂变.
(2)106m.
(3)1.2×103只.
答案解析:(1)核能分为裂变和聚变两种,裂变分为两种:可控链式反应和不可控链式反应,前者主要应用在核反应堆中,后者应用在原子弹中;聚变主要应用在氢弹上.
(2)超声波从发出到接收通过的路程是潜艇浸没深度的两倍.
(3)设需要N个浮力袋,浮力袋带着潜艇匀速上升时F浮=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ρgV=ρgNV0,所以ρgNV0=mg.
考试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核裂变.

知识点:本题利用生活中一实例,考查了多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学以致用.应注意合理地构建物理模型,灵活地选择物理规律和公式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