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清朝说所写的张惠言先妣事略的翻译,有急用,
求清朝说所写的张惠言先妣事略的翻译,有急用,
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十六岁嫁到我家.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淑静,就是我的大姊.过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第二年生淑顺,过一年生有功.
有功生下以后,先母比哺养前几个儿女时更加费劲.然而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女佣说:“我苦于生孩子这样多.”有一个老婆子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先母举起杯,把水一气喝完,从此失声变哑,不能说话.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病故.儿女都还小,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娘是睡着了.真是伤心啊!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眼前,对他说:“遗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画.”因为这两个孩子面容象母亲.
先母名桂.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学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世世辈辈住吴家桥.吴家桥在昆山县城东南,离城三十里,经过千墩浦,到南直桥,沿着小河往东就到.村子里聚居着许多人家,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三个哥哥都因为富有而出名,为人忠厚正直.外祖父常常和和气气和村里人谈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个个都喜爱.
先母到吴家桥娘家,就做棉花活.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线,常常点盏小灯,劳动到深更半夜.外祖父三天两天差个人来送点东西.
家里不缺吃食,先母却终日劳苦象是穷得揭不开锅.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丫环做成炭团,一颗挨一颗晒在台阶下面.屋里没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儿女大的牵着衣服,小的抱在怀里,手里还不停地缝缝补补,间间房里干干净净.待佣人有恩惠,佣仆虽然被责打了,背后也不忍心责怪她.吴家桥每年要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个个都欢喜. 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进学塾读书.每逢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学塾里过夜,我心里舍不得和他分开,但是却不能留住,必定要赶回家.先母常在半夜醒来,叫我低声背诵《孝经》,要我背诵得没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
孺人故世以后,外祖母何孺人也病故了.周家染上了瘟疫.舅母病故;四姨妈嫁在顾家,又病故;一连死了三十个人才停止.只有外祖父和二舅还健在.
孺人故世十一年后,大姊淑静嫁给王三接,这婚事是孺人生前应允的.故世十二年后,我补上了生员,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孺人生前给我订定的.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孺人.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象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世界上竟有没有娘亲的人么!天啊,多么悲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