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式 将1mol氯气通入溶有1mol溴化亚铁的溶液中:⑵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⑶向Ba(OH)2 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至恰好不再生成沉淀为止,在以上溶液中,继续滴加NaHSO4溶液,20、⑴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次氯酸钠溶液,立即会看到溶液呈蓝色,这是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⑵在⑴所得蓝色溶液中滴加亚硫酸钠(Na2SO3)溶液,发现蓝色逐渐消失,这是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⑶对比⑴和⑵实验所得的结果,可知 I2、ClO—、SO2-4 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① Fe3P + HNO3 ——— Fe(NO3)3 + H3PO4+ NO↑+ ②上述反应中,若有 21 mol 电子转移时,生成 H3PO4 为 mol,被还原的HNO3 为 g.③上述反应中,当生成 1.8 mol Fe3+ 时,放出NO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消耗
离子反应式 将1mol氯气通入溶有1mol溴化亚铁的溶液中:⑵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
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
⑶向Ba(OH)2 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至恰好不再生成沉淀为止,
在以上溶液中,继续滴加NaHSO4溶液,
20、⑴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次氯酸钠溶液,立即会看到溶液呈蓝色,这是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⑵在⑴所得蓝色溶液中滴加亚硫酸钠(Na2SO3)溶液,发现蓝色逐渐消失,这是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⑶对比⑴和⑵实验所得的结果,可知 I2、ClO—、SO2-4 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 Fe3P + HNO3 ——— Fe(NO3)3 + H3PO4+ NO↑+
②上述反应中,若有 21 mol 电子转移时,生成 H3PO4 为 mol,被还原的HNO3 为 g.
③上述反应中,当生成 1.8 mol Fe3+ 时,放出NO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消耗的HNO3 为 mol.
22、Na2SO3中+4价的硫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现有试剂:溴水、硫化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氨水、稀硝酸.
⑴要证明Na2SO3具有还原性,应选用的试剂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要证明Na2SO3具有氧化性,应选用的试剂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3、NaBH4作为还原剂,在有机化学中有极为广泛的用途:
⑴NaBH4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产生H2,反应后B元素以BO 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该反应与溶液酸碱度有关.pH越小,反应速率越 ,理由是
⑶NaBH4可使许多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例如它可以使含有金离子(Au3+)的废液中Au3+还原为Au单质(碱性环境,反应后B仍以BO 存于溶液中).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4、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的离子有K+、 、Fe3+、Na+、Cl-、NO 、S2-、HCO .取试样加蒸馏水全部溶解,溶液呈无色透明,用硝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取上述酸化后的溶液分别做以下两个实验:
①先加入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浓缩后加入铜片、浓硫酸共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试样进行焰色反应,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浅紫色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包粉末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⑵写出实验①中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②中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26、强碱性溶液中含有的是 K+、NH 、Al3+、 、 、SiO 、CO 、Cl- 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加Ba(NO3)2 溶液无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溶液加入盐酸,其现象是:开始一段时间保持原样(无明显现象),然后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一种气体,最后沉淀量逐渐减少至消失.则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已知原溶液中加入 5mL 0.2mol•L—1盐酸时,沉淀会完全消失,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 0.187克,则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A、B、C、D、E、F、G 7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Na2CO3、Na2SO4、KCl、AgNO3、MgCl2、Ca(NO3)2和Ba(OH)2溶液中的一种 A C C D E F G
A - - - - - -↓
B - - - - ↓ ↓ ↓
C - - - ↓ - ↓ ↓
D - - ↓ - ↓ ↓ ↓
E - ↓ - ↓ - ↓ -
F - ↓ ↓ ↓ ↓ - ↓
G ↓ ↓ ↓ ↓ - ↓ -
⑴A的化学式是 G的化学式是.判断理由是
⑵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D 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