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拨动心弦的往事"的作文麻烦传上来一下.
谁有"拨动心弦的往事"的作文麻烦传上来一下.
我在北关学校上初中的时候,正值“批林批孔” 运动刚刚开始.正常的学习秩序虽然没被破坏,但是学的课程已经不很系统了.我们的语文老师从课本以外找些经典文章,给我们讲授.我作为学校“红卫会” 的一员,一面做“社会”工作,一面认真学习,收获很大.练就了写一手好的粉笔字和用毛笔写字(其实写的是钢笔字字体),并对课本以外的文章开始感兴趣.
清楚地记得有两篇课文:一篇是鲁迅的《一件小事》,另一篇是《木兰辞》.
两篇课文都是语文组老师用蜡纸刻钢板,用深蓝色印油印在8k纸上,折叠为活页发给我们的.课文在生僻字上还注有汉语拼音和解释,有解词,段落划分、大意、中心思想标的非常清楚.其中,《木兰辞》还作了白话文的翻译.我们学习起来非常的方便.我爱不释手,生怕折叠坏了,就用两张写字用的垫板把课文夹起来,放到“大演草”(这本子大)本子里存放.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朴实的语言紧紧地吸引了我.
从鲁迅的《一件小事》里,我慢慢懂得了人人平等.在社会上富有的不一定是钱,而是品质.当鲁迅乘坐的人力车的车把碰到那位衣衫破烂的老妇人时,起初鲁迅先生不以为然,认为她并没有受伤,于是,挥挥手让车夫快些走,但车夫却完全不理会鲁迅先生,而是“傻傻的”跑过去把老妇人扶起来,并关切的问她的伤势,再把她送到警署去做检查···鲁迅先生“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背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的“小”来”.现在对比一下,当今时代国民的素质并没有随着国家的发展而有什么很大的令人欣喜的飞跃,不能不说,这令人寒心.假装被撞伤,然后讹诈赔款,这种事情是否十分的令我们熟悉呢?以假扮出一种受害者的身份而博得旁人同情,进而利用它从中获利贪取钱财的事情,还是确确实实地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了.
对《木兰辞》的学习,老师是从讲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引出来的.朗朗上口的韵律以及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学的如痴如醉.我才知道,在古代竟有女扮男装上战场打仗的事,而且“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我惊叹!分不出男女的原因,在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如今,这两篇活页课文早已丢失,但作为课本以外的知识,尤其是在“政治挂帅”年代里学习到它,好似一股清凉的风,吹到心田,原来在语文知识领域,天地是这般宽阔,因而拨动了我“重文轻理”的心弦,一直延续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