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写人的文章
名人写人的文章
必须是名人,不要太长.
斯蒂芬·茨威格的2篇:(中学课文)
张爱玲的《金锁记》第一段也不错,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吹得摇摇晃晃,磕托磕托敲着墙.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镜子里反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翠竹帘子已经褪了色,金绿山水换了一张她丈夫的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描写敦煌壁画“换新颜”的精彩段落: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塑雕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宫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宫.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
美丽的春
隆冬倏逝,新春喜临.在这阳光明媚的阳春三月里,植物园已旧貌换新颜.
踏进大门,放眼眺望,四处弥漫着春意.天空中,喜鹊们欢快地演奏着“春之声”圆舞曲;大地上,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再加上辛勤忙碌的劳动者蜜蜂,更为它增添了几分青春活力.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近雪.当人们沉浸在它的美丽之中时,不时飘来一阵阵幽香.这幽香使你迷醉,被它倾倒,但这是十分情愿的昏倒,你会享受到世上最美好的东西.
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了,嫩嫩的,绿绿的.坐着、躺着,还有人赤足在草上行走.青草绵绵,给人一种轻柔感.
“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在身上摩挲.和缓的清风拂面,夹着新翻的泥土的气息,裹着青草味儿,拌着各种花香,在湿润的空气中酝酿.园中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清澈的河水好比一只航船,载满了鱼虾.站在桥上听下面潺潺的桥头激水的声音,仿佛来到了神秘的桃花溪傍,凝视桃花源梦一般的美景.春天不像夏天的焦躁、不像秋天的冷酷、不像冬天的凄凉,它是温柔的、体贴的.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在一片片欢声笑语之中,人们尽情地玩耍.老人们下棋,青年们踢球,孩子们放风筝……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都要珍惜美好时光,过好每一天.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春
有的人喜欢白雪皑皑的冬天,因为它洁身自好;有的人喜欢硕果累累的秋天,因为它五谷丰登;有的人喜欢赤日炎炎的夏天,因为它百花齐放;而我却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因为它万象更新.春姑娘来了,轻轻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春姑娘来到了高山上,为高山带来了新装,高山穿上了碧绿的衣裳.站在山顶上,放眼望去,碧波一片,线条是那么柔和,真是好不壮丽!微风习习,嫩绿的线条随着风儿时起时伏,是那么得顺畅.春姑娘来到了田野里,为田野带来了生机,田野穿上了美丽的裙子.碧绿的草地一望无垠,上面镶嵌着星星点点的野花:红的,紫的,黄的,像帽子的,像酒杯的,像星星的……千姿百态,五彩斑斓.春姑娘来到了果园边,为果园带来了活力.她轻轻的一声呼唤,不知怎的,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都那么地听话,默默的吐出新芽.远看,那嫩芽像趴在树上的小青虫,倾听着春的气息.数日后,春姑娘用柔和的春风抚摸着果树的枝条与嫩叶,它们便又长出花骨朵.再过几天,那花苞终于开出美丽的花儿:洁白的梨花像冬天的白雪;粉红的杏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殷红的桃花则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春姑娘望着朵朵迎着朝霞、沐浴着阳光的花儿,舒心地笑了.春姑娘飞到了天空中,为天空带来了情趣.一只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听到了春姑娘的召唤,轻快地飞来,一边飞,一边寻找着适合造窝的地方.它们的叫声划破了天空的宁静.燕子的可爱与蓝天白云相称,更加显现出天空的清新.春姑娘来到了小河边,为小河带来了热闹.小河在春姑娘的感召下,慢慢地融化,缓缓地流动.一只只鱼儿一会儿蹿出水面,一会儿又跳进水里,仿佛也在赞叹着春天的美好.老人们拿着钓竿,来到河边钓鱼.打开鱼竿的响声,钓到鱼后的笑声,鱼儿翻起的水波声,小河流过的“哗哗”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春的乐章.春姑娘走遍了我的家乡,为家乡的小伙伴们带来了快乐.他们在春姑娘的带领下,三五成群地来到山脚下,田野里,果园中,小河边……这个吟着春天的颂歌;那个唱着春天的美妙.有的仰卧在草丛中,闭着眼睛感受着春天的芬芳;有的则蹲下身子,细心地观察一个个的小生命重新诞生.春天的无限魅力是观赏不完的,春天的无穷快乐是享用不尽的.原来,是春天让生命充满激情,是春天让生命充满活力,更是春天让生命变得如此精彩.
《背影》原文:(作者: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