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理解?
谈谈你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理解?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似已成为一种理论,被许多人接受并频繁引用.它能被许多人接受说明自有它的合理之处,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好多东西都变成了双刃剑,所以我认为应辩证地看待这句话.一些具有“吸引性”的文化的发展可以以此为指导理念,如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特色的旅游景点的开发等.那些作为“出口”的文化的打造就不能以此为指导理念了,如影视产业的发展等.下面我就从这两方面论述这个理念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民族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旅游生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认为要想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以下两点要必须做到.
一、必须坚持立足自己,突出特色,走民族化的文化建设路子.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不是丢掉自己民族特有的东西,改用其他先进民族的东西来获得的,而是通过提高自己民族的创造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和张扬自己的个性来实现的.如果简单地移植和改用其他民族的东西,那就是舍本逐末,不但永远赶不上先进民族,而且还会丢失了自己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群众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反映,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群众之中,为扩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极强的生命力,因此,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自身,发展特色文化.只有坚持抓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彰显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世界的眼球并走向世界.
二、必须坚持面向大众,服务群众的文化发展方向.文化作为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任何个人的发明创造,一旦脱离了社会机体,不能成其为文化;任何时尚文化,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也不能流传,群众性是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以往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文化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群众被排斥在文化之外,这是民族文化不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民族文化的定位必须是大众文化,必须服务群众,在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继承传统,还是现代文艺创作都要按“三贴近”原则,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践,已适应大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需求,把抽象的变为形象的,把晦涩的变为通俗的,把复杂的变为简单的,使广大民族群众成为文化的拥有者、参与者,只有这样,民族文化建设才有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发展.
文化不同是世界当前文化交流和文化对话的特色,如果都是一种文化的话,这个世界的不可能发展的,文化需要各种各样的色彩,因此,我觉得,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对每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有了自己的特色,才能够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总是跟着别人跑,不体现自己的特色,这个文化就会走向灭亡,或被别的的文化同化和吃掉.这才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论的真谛所在.
对作为“出口”的文化的打造就不能用这个理念来指导了.下面我以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为例说明.
在文化产品的出口上,我们有些认识还不是很清楚,甚至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观念.“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种观点首先假定有一种“纯粹的”或者说“本真的”“民族性”,然后认为文化产品包括影视产品所具有的民族“本真性”或“纯粹性”越高,就越容易被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这不符合目前世界文化贸易的现状.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中国文化产业包括影视产业必然会寻求一条与世界文化市场相异乃至相悖的道路.而这样做必然会增大中国影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文化折扣”.中国有一条歇后语传神地反映出了跨文化接受实践中“文化折扣”所造成的接受障碍.这条歇后语就是“洋鬼子看戏——傻眼了”.“洋鬼子”在看“戏”的时候,语言障碍、文化障碍风俗习惯障碍、价值观念障碍,都使“文化折扣”值趋于无穷大,最终使欣赏和接受活动失败.如果中国的影视产品不考虑其在海外市场的市场接受度,甚至把考虑国外观众的欣赏习惯和价值观念当成是向洋人讨好、献媚,不仅会直接影响中国影视产品在海外的市场份额,而且不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设.
我主张中国影视产品在思想观念、主题、类型方面增强与国际市场的可沟通性,并不是要消除中国影视产品的民族特色.民族特色是消除不掉的,任何想消除民族特色的做法,都是鲁迅所说的拔着自己的头发要上天的行为.我的意思是说,我们绝对不能以保持影视作品的民族特色为借口,而不去对国际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艰苦的调查研究.高喊弘扬民族特色的口号很容易,而实实在在地研究怎样让中国的优秀文化为异域观众所理解、接受,要花费大量艰苦的劳动.而实践证明,凡是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中国影视作品(包括香港地区的作品),都是那些在思想观念、主题、类型和方法上与国际接轨的作品.成龙的电影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开拓美国市场,原因之一在于他从90年代开始的许多影片都在刻意渲染“跨国特色”,淡化香港的“地域性”.成龙电影一直善于借鉴、汲取不同电影构成元素,表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品格.为了更容易被美国观众所接受,他的《龙旋风》融汇 许多美国西部片的构成因素,表现中国工夫的场景搬到了美国西部浩瀚苍茫的原野和牛仔聚集的乡镇酒吧.在动作设计方面,成龙以双拳对器械,以飞镖对左轮,以长缨对火枪,中国功夫与西方枪械同时登场,让美国观众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既容易接受又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理,同时也保持了成龙电影一贯的风格.
中国电影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最为成功的是武术电影.中国的武术片对美国电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李安、吴宇森、成龙、周润发、杨紫琼等名导演、名演员,已经被美国观众所接受.中国功夫的动作和程式已经被许多美国动作片所吸收.另一方面,中国武术片对美国电影产生影响的同时,它本身也受到了国际市场的重塑.国外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国际市场的运行规则使中国的武术片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不得不对自己做出某种调整.而中国武术片也就在这种调整中实现着自身的创新.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卧虎藏龙》.《卧虎藏龙》被称为中国武术片的国际版,它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既得益于深得好莱坞“真谛”的电影叙事技巧,也得益于其中深藏的一些西方人认同和熟悉的思想观念.
使中国影视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现在已不再仅仅是一种梦想.中国电影人已经开始了实现这一梦想的行动.在电影《英雄》的制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主创人员所做出的这种实实在在的努力.
《英雄》是在国产电影票房十分低迷的情况下开始生产制作的.根据主创人员的估计,“一个这么大的制作光靠国内回收成本几乎是痴心妄想”,“那么要瞄准的无疑是国际市场”.《英雄》的国际化市场策略首先是国际化的融资手段、超强的国际化明星阵容、严格的生产制作管理等因素.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以及精良的制作,是它具有了相当大的票房号召力.这些也是美国大片得以成功的基本元素.我们不能不说,在这些方面,就当时的具体环境而言,《英雄》已经发挥到了极致.也就是说,在我们上面所说的中国影视产业与国际市场趋同的第一个方面,《英雄》已经做得很好.
在内容上,《英雄》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国际化市场策略.《英雄》是一部商业片,它要表现什么样的内容以及表现怎样,都要服从于票房也就是利润的需要.主创人员说得很清楚,国内市场不能满足其票房需求,就要把目光盯住国际市场.这首先就要确定一个能被国际市场接受的主题.从主题方面来说.不必讳言,《英雄》确定一个和平、统一、反对暴力的主题,其初衷是考虑到国际市场的接受情况的.从有利的方面来讲,至少这一主题不会引起西方观众的反感,而且从技术层面来讲,符合类型片“以某一简单明了的主流社会观念为影片的核心理念”的规则.第二,从题材和内容来讲,《英雄》注意到了国际市场对中国传统题材的“接受度”.为了减少外国人看不懂的情节,在剧本创作阶段,剧组曾请外国编剧从外国人的角度来提意见,并对一些外国人看不懂的情节加了注解.编剧李冯曾讲到;“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拍的时候肯定会抽掉一些内容,有时也是为了国外的市场,所以就不能太复杂,这里我就要找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可能是从外国人看来高一点,中国人看又低一点,我只好两边都照顾着,尽可能地考虑让更多的观众看得明白.”这样做就有可能减少影片在外国放映时可能会出现的“文化折扣”,增加国际市场的接受度.
当然,《英雄》在内容方面的国际化市场策略也还有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比如,我们上面讲,处于国际市场的考虑,《英雄》确定一个被国际观众接受的主题,这一动机和出发点是好的,有利于其国际化的市场策略.但实际效果怎么样呢?我不敢说现在的实际效果不好,而是说它可以做得更好些.我相信,与放弃刺秦的无名相比,西方观众会更喜欢《勇敢的心》里被千刀万剐还要拼尽最后一口气喊出“*”的华莱士和《角斗士》里做奴隶也要与罗马皇帝决死沙场来维护尊严的马克西姆.无名放弃刺杀秦王的行为,很难说符合西方观众的审美理想.如果以国际观众(包括中国观众)熟悉的好莱坞电影叙事方式,塑造出一位“风萧萧易水寒”凛凛然英雄气概的“东方角斗士”的银幕形象,其国际市场接受度可能要比现在高.其次,《英雄》在内容上的国际化策略还存在着左右摇摆的情况.《英雄》出于市场的压力,要选择国际化的市场道路,但张艺谋导演却讲《英雄》在内容上“没有一点迎合老外的口味”.如果“迎合老外的口味”是指故意贬低或毁损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形象来迎合一小部分具有反华排华情绪的外国人的口味,我们当然不能答应.但我们必须谨慎地把“迎合老外习惯”与考虑国外观影大众的文化背景、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区分开来.
如果处理得当,完全可以通过国际化的市场道路达到宣传中华文化精神的目的.我相信这两者不是截然矛盾的.我也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们一定可以找到一条让中国文化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真正“走向世界”的国际化市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