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中“表里”解释为什么?

问题描述: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中“表里”解释为什么?

"山河表里潼关路",总括山、河,归到"潼关".这一"路"字,表明诗人此时正行进在"潼关路"上,那"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的景象,都是他亲眼看见的,因而都涂上了他的感情色彩.他在"潼关路"上行进,其目的地,就是用潼关作东方屏障的"西都".因此,在看清了眼前的潼关形胜之后,自然要遥望"西都"了,"潼关路"三字,既收束上文,又为向"望西都"过渡架好了桥梁.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里."注云:"晋国外河有内山."表,外也;里,内也.这里以"山河表里"形容潼关,极言潼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势险要,为兵家所必争,关系着在关中建都的那些封建王朝的兴亡.因此,当诗人在"潼关路"上"望西都"的时候,自然就想到历代的兴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