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和动词的区别

问题描述: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和动词的区别

行跟走的区别

带不带宾语、有没有数量……

名词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例如:青年是(早晨)的太阳;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例如:“(肇庆学院)的校园风景优美.”、“(石头)山”.名词一般不能直接充当状语,但表示方式、态度(电话联系、广播找人、科学地看问题、历史地看问题)、原因(友情出演)、比况(产量直线上升)时可以直接充当状语.不能作补语.
(2)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如能说“十斤肉”、“四吨钢材”,不能说“不广东”、“不老师”.
(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例如“爸爸、姐姐、哥哥、弟弟”和“星星、姥姥”等,这些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稍有例外的是几个单音节名词:人、家、户,重叠后表示“每一”的意思.“人人、家家、户户”即“每一人、每一家、每一户”的意思.部分名词对举时可以复叠.两个单音节名词复叠,既可以是同义的,也可以是类义的.比如“山山水水”、“枝枝叶叶”、“瓶瓶罐罐”、“条条框框”、“坑坑洼洼”等等、名词复叠表示“全面而纷繁”的意思.少数重叠或复叠的名词已定型为成语,比如:婆婆妈妈、风风火火,而且往往用的是引申义和比喻义.
(4)表人的名词后面能够加“们”表示群体(详见助词“们”),例如:“同学们、姑娘们、先生们、女士们”.不加“们”的名词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例如:“问你的孩子好!”、“地里有农民”.
动词
(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笑了”、“爱祖国”、“复习功课”、“认识小毛”、“学开车”、“看京戏”.大多数动词还可以带动量补语.比如:读三遍、骂一顿、看一回、跑一趟、去一次、查一下、见一面,
(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大多数动词可以前加“不、没(有)”来否定,例如“不干、不喜欢、不害怕、不走、不坐、不在、不应该、不要、不进、不出”;但却不能说“很干、很走、很坐、很在、十分进、非常出”.动词都可以有“V不V”或“V没V”的提问形式.比如:“是不是、能不能、去不去、情愿不情愿、知道不知道、值得不值得、死没死、有没有、成不成、得逞没得逞”.
绝大多数动词或动词短语可以受副词的修饰.比如:在办理、正在表演、已经产生、都赞成、大力提倡、尽情歌唱
只有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例如能说“非常喜欢、十分害怕、相当担心、有点想念、极其讨厌”,还有“非常愿意、很应该”.有些动词带上宾语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比如:很有纪律、相当有礼貌、非常守时、十分讲道理、更加想家了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大多数动词可以带时态助词“着”、“了”、“过”.比如:保持、表扬、补充、布置、重复、担任、调查、分析、改造,少数动词后不加“着”、“了”、“过”,比如:是、会、应该、懒得、乐于、加以、作为.(见“动态助词”)
(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单音动词重叠是AA式,如“看看、尝尝”,双音动词重叠是ABAB式,如“锻炼锻炼、分析分析、鼓励鼓励”.部分动词有A了A、A一A重叠形式.比如:“吹了吹、点一点”,这些重叠形式一般带有短时或尝试的意义.

名词指的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或者虚物。例如:山、飞机、大炮(实物)幽灵、鬼、UFO(虚物),等等...
动词就是表示一个动作 。 例如:打、走、拉、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