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该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叛逆时期呢?

问题描述:

我的小孩一旦遇到他不想做的事就会蛮不讲理还发脾气,比如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他不会写,爷爷教他这样写才对,可他偏不要他爷爷教,自己胡乱写,后来我批评了他,他就说老师就是这样写的,他说是爷爷写的不对,不要爷爷教。

要充分认识叛逆心理是中学生处在青少年时期一个正常的心理特征。不要认为子女平时的一些叛逆行为有意跟自己过不去,甚至认为是思想品德问题。其实只要家长能平和地与孩子交流对事物的看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一时的叛逆心理是很快消失的。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很多重要的时期,从幼儿到青年再到中年,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一些变化,有些孩子在某一阶段会不再的反抗和叛逆,那么做为家长来说,要掌握好这些重要的时期才能深入地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人的一生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哪几步?心理咨询专家介绍说人的一生有三个关键时期:幼儿期(大约在3~6岁左右);青春期(大约在12~16岁左右);中年转折期(大约始自40岁左右,历时长短因人而异)。人生中的这三个关键时期中,人的生理、心理都要发生质的变化。 幼儿期——通过对自我的肯定,实现机体与空间的和谐。 由于能够*自在地行走,空间活动范围明显扩展,从婴儿期极乐意纠缠于母亲怀抱发展到逐渐拉开与母亲的距离,可以随心所欲地走到想去的地方、接触想接触的人或物,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突变,自主感、主动感、自信心骤然增强。这个时期的心理状态,相信自己无所不能、无往不胜。他们整天热衷于童伴间的追逐、打闹,把过剩的精力消耗在能够展示自我体力、技能等方面的游戏之中。 对自我的肯定间接带来了对父母的违拗。此时期的幼儿,对父母的帮助、指示、阻止等总是用“不”来反抗,这就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第一反抗期的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和主动感,克服羞耻感和内疚感,形成意志品质和目标品质。 青春期——通过对自我的否定,实现身心之间的和谐。 人进入青春期,身体迅速发育,可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这种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如具体表现为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心理性闭锁与开放性、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等一系列矛盾现象。这诸多的矛盾和不适应,给青少年带来了极度的苦恼。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一直嬉戏其中的客观世界中抽回,重新指向主观世界,开始强烈甚至是苛刻地审视自己的外貌、体征、能力、人格特征等,时而自我欣赏,但更多的是自感不足;时而激情满怀,但更多的是沮丧迷惑;时而我行我素,但过多的是寂寞孤独;时而自我感觉良好,但更多的是过分夸大自己外貌、能力等方面的某些不足而产生极度的焦虑。总之自信与自卑两个极端交替出现于内心,表现出艾里克森所说的“角色混乱”特征。 因为发展的不协调,青少年的心理能力明显滞后于自我意识,从而呈现难以应付的疑惑感、危机感。对自我的怀疑和否定,投射为对家长、权威和社会规则的怀疑和否定,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漠不关心、冷淡相对,或迁怒于其他成人,这就是所谓的“第二反抗期”。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也是必经途径,对此家长应予以正确认识,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一人生的特殊转折期。 家长在对待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反抗和叛逆时,应该正确认识到每一个时期和阶段孩子都会表现出的不同,而幼儿期和青春期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建议各位孩子的家长,工作再忙,孩子也应尽量自己带,以确保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成长环境,而尊重孩子永远是育子的法宝,尊重孩子,不仅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更要尊重、包容孩子的叛逆性。     如果在这两个时期家长不能很好的处理这种情况时,就要主动的寻求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与孩子共同走过这些特殊的时期。

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成长环境,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更要尊重、包容孩子的叛逆性。

出现叛逆期时,也是宝宝自我意识的形成的一个阶段,最喜欢和大人反着来,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随着社会增多,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独立行事的可能性,并产生强烈的欲望。他们的要求很坚决,一味要求做想做的事,不服从大人的安排。但由于幼儿力不从心,不仅干不好,还会经常被大人干预,于是幼儿就以各种形式进行反抗,心理学家把宝宝的这种情况称为幼儿反抗期或三岁危机等。对幼儿的反抗行为,应该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如表扬鼓励,孩子就会觉得大家是喜欢自己的,欣赏自己的而感到满足。因此,对于孩子的反抗,与其斥责,倒不如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开。父母要舍得在孩子身上花时间,下工夫,经常和孩子一起玩,尊重他们的意志和兴趣,从而诱导他们按大人的要求做。简单的禁令对他们行不通,往往还适得其反。 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当孩子发脾气时,千万不要在成人中间形成几派,有人不理睬,有人去哄劝,有人离孩子而去,还有人跑到孩子面前讨好,更不要当着孩子争论。成人彼此之间一定要沟通好,一旦孩子发作,全家人采取一致的态度。否则他就会更加哭闹不止。 二、家长切记自已不要经常发脾气。 因此,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不乱发脾气,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让孩子保持积极情绪,控制不良情绪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