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断想
地下森林断想
1.文章写出了地下森林几个部分内容
2.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是什么?表达叻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为什么行文结束才正式对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写
本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文章总起,点明地下森林的特点——奇特,表达作者的感受——惊讶.作者连着发出三个疑问,表达对地下森林的景的惊奇、感叹.第1段先写一般森林的概貌,突出其广袤盛大的特点,以此作为反衬,显出这一片奇特的森林生长在不受阳光照耀不受清风吹拂的黑暗幽谷的不同寻常.作者有意地或情不自禁地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地下森林,使感情的抒发更加充沛.
仔细品味,还可以看出本文的一个构思机巧:三个设问是为下文埋下伏笔,即为展现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做一铺垫,使下文思路的展开变得顺理成章.
第二部分(3~20段):描写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突出其“艰辛”的特点.
这部分侧重于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地火山爆发,地貌面目全非,所有生命毁于一旦(第3~8段);二是幽谷在千万年沉寂之后,暗暗生长出“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第9~20段).这部分极写环境的恶劣和地下森林生长的艰辛,给人以沉重感、厚重感.在写法上用的是插叙,似乎一半是写实,写得非常逼真,好像作者亲眼所见似的;一半是想像,作者不可能亲见几万年前的地质变迁,而纯粹是发挥想像写成.而且运用了对比和映衬兼济的写法,火山爆发前和火山爆发后的地理景观恰成对比;火山爆发所形成的艰难困苦生存条件对地下森林是一种环境映衬(可称反面映衬),突出其不屈不挠顽强生长的品质特点;阳光的无情和不公,与“长空的大风”“洁净的山泉”“山顶的鱼鳞松”对幽谷的友好相助,情感态度恰成对比;甚至“长空的大风”“洁净的山泉”“山顶的鱼鳞松”对地下森林也是一种环境映衬(或称正面映衬).而真正描写幽谷里树木突破黑暗和冰冷的封杀而发芽生长并蔚然成林的,仅是19至20两段,写得过于简略,忽视了地下森林成长这一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荣历史,是何用意?也许作者着意于极写环境的险恶和生命的艰辛,以此映衬地下森林的生命力的神奇伟大.
第三部分(21~27段):描写现时作者亲眼所见的地下森林的状貌,突出其“自豪”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景仰”之情,并揭示作者悟出的深刻哲理.主要写现时的蔚为壮观的地下森林.
文章最后揭示哲理,点明主题思想.哲理性的话是:“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会屈服啊!”这一哲理既与地下森林形成和发展相关,同时又超越了地下森林事件的局限性,而上升到“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的普遍道理层面.当然,作者的寓意决不仅限于此,“谢谢你的启迪”这句话似在暗示作者领悟得更多,引发读者往更为广阔普遍的事理方面思考,即想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会堕入低谷,像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地质变迁考验森林、禽兽的生命适应性一样,考验人群的品质、适应性、耐力,锤炼人群的意志、生命力.沧海横流,天地翻覆,方显英雄本色;火尽烟灭,劫后余生,更知生命可贵.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群体,莫不如此.也就是说,这一部分既写作者眼中所见的地下森林面貌,又写作者的观览感受和受到启发后的深思,总的说来主观色彩、抒情色彩非常明显.
从全文的写法和思路看,第一部分近于抒情,表达主观感受即观览地下森林的心情;第二部分纯粹描写,作者将主观倾向掩饰暗藏;第三部分复又抒情,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地下森林的赞叹和讴歌.
本文语言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充满激情.作者长于描写,工于细绘,如开篇写森林一般景象,“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写得简练,但形象感很强,尤其是“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这一对称句中的两个比喻,更具有美感.然而,我们读本文更应该品味这种形象化的描述背后的巨大的感情力量.事实上在开篇描写大地森林一般景象之后,马上笔锋一转,“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情势突变,情感的力度陡然强化,表示作者对地下森林的关切、询问、同情,对生命不公的怨恨,对*、公平、创造、奉献的渴望和追求,这些感情、感受,在后面的各段中都串穿和渗透着.作者用“你”来称呼地下森林,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表达了“景仰”之情(最后一段“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因为地下森林在作者心目中具有高大无比的形象,当然除“景仰”之外还有对森林的亲切之感,用“你”毕竟比用“它”来称呼更加热情,距离更近;另外作者这么描写地下森林,其实是在写“我”,即写作者自己的心灵感受、抱负志向,所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个“你”字具有丰富的意味.由于作者满怀激情,言语中似有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使得文章具有一种“流动”感,即读起来感情激荡,思绪连贯,不容停留,一泻千里.再有,全文用了九个疑问句,也强化了这种感情的效果.
文章有许多精彩的写景语句,值得认真品味,如:“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像到了世界末日……”这是描写最初地质突变时的情景,一句话一个景象,语言简练,读来有厚重之感.还有许多叠字和对称句,也有特别的表达效果,如“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莽莽群峰”“高高天庭”等叠字,都用得非常精心而细致,流畅而工稳,显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还有许多对称句,如:“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以及前面提到的“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等,它们具有形式上的齐匀性和朗读上的旋律性,在回环往复中又逐步深化思想意蕴,强化感情表达的力度.
二、问题研究
1.如何理解文章主题中的时代精神和作者个人思想烙印?
文章主题见“整体把握”的开头一段,这里不复赘述.
本文写于80年代初,正是“*”结束不久,我们国家刚刚经历过一场巨大的浩劫,人们既回首往事痛心疾首,又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敏感的作家们带着这样的心态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都会自然而然地将所感所悟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大背景结合起来.从这意义上说,本文正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历经浩劫而大难不死,重获新生而百业待兴,这种社会变迁与本文中的地下森林的历史和现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文学总是仿拟现实,本文对“*”后的社会现实就有很大的仿拟性.例如作者说:“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说的是大自然现象,但让人联想到我们中华民族经历浩劫,损伤了肌体,却保留和锻炼了灵魂和精神.本文虽未点明这种时代精神,但聪明的读者能悟出来.而且有时作者自己未必意识得到他的作品中的时代精神,由评论家特意点明,大家便豁然开朗,这在中外文学史上也不乏其例.
至于打上作者的个人思想的烙印,可以从作者的经历中窥测.张抗抗在“*”中当过知青,在北大荒艰难地生活过工作过;命运之不公,委屈了一个有才华的女青年,也许她怀有远大志向而羁于田垄之间,自恃有才却长期被湮没,正如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然而“*”结束,她凭借写作才华脱颖而出,走出人生低谷,走向灿烂的前程.为什么本文写得如此动情?很可能作者把自己个人的生活感受写进去了!正如上文所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个形象,一个灵魂,让我们看到作者面对奇特的地下森林抒发一番衷情的渊源所自.
2.全文九个问句,各有什么意味?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第一、二、三问:“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你从哪里飞来?……熬过那漫长的岁月?”一方面改变陈述句带来的阅读的沉闷,提醒读者的阅读注意,另一方面也提示了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
第四、五、六问:“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与第一、二、三问句有疑而问有所不同的是,这里的三问句是无疑而问的,其作用是强化对阳光不公平的怨恨情绪,因为上文就专门谈及阳光的偏私,“都说阳光是公平的,在这里却不,不!”这里已经否定了阳光的公平,那么再以反问的形式提出阳光的不公平,是换一种语式强化这种否定的情绪.
第七问:“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着什么呢?”这一问句的意义和作用同第一、二、三问句是一样的.
第八、九问:“你的歌是唱给曾在困难中真诚地帮助过你的伙伴们听的吗?它们如今都到哪儿去了呢……”这是对经历劫难之后的地下森林的问话,不再有沉重之感,却有另一种动情的感觉,那就是回首往事,怀念艰苦岁月里的患难真情.与前面所有问句的作用有所不同,这两问句是提示回味上文的内容.
3.为什么行文结束才正式对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写?
本来这些描写可以移至文章开篇,展示作者目击地下森林之后的强烈深刻的第一印象,也成为读者阅读本文的第一印象,但是作者似乎有意暂且不表,留待文尾展示出来,想来是突出地下森林的黑暗、艰辛、险恶的经历,在极写这种经历之后顺势再现森林的壮观景象,劫后余生,庆幸之至,作者写来痛快淋漓,读者读来更觉新奇.
练习说明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并作一些解释;再说说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一个怎样的主题.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把握课文思想内容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一是提炼课文的主题思想.课文主题见“课文研讨”中的“整体把握”的第一段,但回答此题时不能照搬,应该“升华”出更深一层的主题.
作者:子时读书客2007-7-11 14:47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课文说明)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 地下森林断想
试着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
坚忍顽强,不怕艰难险阻,不怕黑暗,忍受漫长的生长过程的煎熬;
沉着谦逊,拥有无比丰富的财富,却与世无争,沉默寡言;
乐观豪迈,自信生命力的强大,终究能战胜一切困难,任何时候都不悲伤或消沉;
无私奉献,把伟岸的成材献给人类,用美丽的景色装点大自然;
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深刻的主题,可以用课文倒数第二段中的话来回答: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这样的回答好像没有回答完,还应补充一些内容:不怕命运不公平,只要努力,只要忍耐,终究能获得转机,获得应有的荣耀和尊敬.
二、联系上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1.“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你从哪里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那漫长的岁月?”
(作者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地下森林,倾注了什么感情?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阳光怎样“嫌弃”它?时间又怎样“公正”对待它?“几万年的代价”指什么?)
3.“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
(试找出恰当的格言警句概括作者受到的“启迪”,并找出一两个事例来印证这一道理.)
设计这些小题,意在引导学生咀嚼课文文笔精华,深化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和体会.
1.课文有时用“它”,有时用“你”来称呼地下森林,表达的情感的强弱度有所不同,用“你”表达情感更加强烈,表达对地下森林的敬仰和热爱,对读者更具有感染力.
2.阳光的“嫌弃”表现在:“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阳光通常被视为最公平的,但这里表现出轻忽、冷漠和不公正.时间对地下森林却是另一种态度:给予地下森林的生命从无到有的机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间也拟人化了,表现出爱心.“几万年的代价”是指:一、极言时间之长;二、在漫长的岁月里,生命陷于困顿以至窒息,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称为“代价”.
3.作者在课文的最后明白地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迪”,用的文字较多,不是以格言警句的形式呈现的,现在要求学生用格言警句来概括,可以顺着作者的话去说,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会另作总结概括,如:置之死而后生;只要忍耐和努力,终究会获成功;一颗优秀的种子,在任何贫瘠的土地里都能生长……至于让学生举一两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
作者:子时读书客2007-7-11 14:47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课文说明)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 地下森林断想
三、将课文与下面的短文比较一下,想一想:同是写地下森林,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特点?由此可以看出文学思维和科学思维、描写和说明有什么不同?
(短文略)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文学作品和说明性文章在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
课文充分运用想像,描写了几万年之前和几万年之中发生的事情,其中大都是作者的猜想,未必有事实依据,而且语言充满激情,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显示了语言的艺术魅力;而本题所附的短文则是平实地写来,不带感情色彩,没有运用修辞方法,句式也没有什么变化,都是陈述句、判断句.
由此可以看出两种文体所体现的思维和语言的不同:
抒情散文,是用有情的笔调写成的;说明性文章是用理性的客观的笔调写成的.
抒情散文中处处充满鲜活的生动的形象;说明性文章无须执著于描写生动的形象.
抒情散文采用“焦点关注”,即突出重点不及其余;说明性文章要全面介绍.
抒情散文的语言是富有文采的,句式富于变化;说明性文章要求平实、准确.
抒情散文描写时不要求准确无误;说明性文章要求准确地说明,常使用数据.
教学建议
一、课文语言规范而优美,可“读”性很强,所以应注重朗读教学.作者的丰富感情贯穿于课文中,在朗读时应体会这种感情及其变化,尤其要认真体会九个问句的含义和感情分量.
二、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精神资源.课文描写地下森林,其实也是想引出深刻的普遍的哲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既要读懂和品味其中思想性情感性的东西,又要将这些东西内化为自己心中理想、信念、精神力量等,例如领悟到顽强忍耐的可贵,领悟到坚守信念、坚信未来光明的重要性.
三、课文有许多语句都可以作为学习语言的材料,如“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等,可以反复朗读、背诵,并试作仿写.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陈雷)
张抗抗,1950年生,浙江杭州人.1963年考入杭州一中.1969年到黑龙江一国营农场当农工,在那里生活了8年.1972年10月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第一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反映边疆农场建设和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分界线》.
1977年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反映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们对不同的婚姻爱情的认识与追求.从此以后,她一直将思考的重心放在当代青年事业与爱情的矛盾冲突上.198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在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展示了一代知青辗转矛盾的内心历程,运用细腻的精神分析手法,揭示了他们内心的创伤和追求.
后来在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任职,成为专业作家.1988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将其收入“世界名人录”.
二、《地下森林断想》赏析(启阵)
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是一首对火山峡谷和地下森林的赞歌.它赞美峡谷的不慕名利、自甘埋没的深沉、坚毅的品格,“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像德都县的高山堰塞湖‘五大莲池’那样轻而易举就可赢得人们的赞美.可是它不.它悄然无声地躺在这断壁底下,并不急于到世上去炫耀自己,它隐姓埋名,安于这荒僻的大山之间,总好像期待着什么,希望着什么”.它期待着,在它的里面出现森林,地下森林.散文更主要的是赞美地下森林的生命力和不争地位但求奉献的高尚品格.森林的原始生命力——种子在不毛之地火山峡谷里,企图扎下自己的根,萌生出自己的芽.可是环境太险恶,阳光又不公平,照不到它们.它们一次次地被扼杀.可是,“总有强者活下来了,长起来了,从没有阳光的深坑里长起来”.千万年的艰辛,千万年的不懈,森林种子的生命力终于战胜了险恶的环境,幽暗的峡谷里柞木苍郁,松树成林,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它无私地奉献给人们伟岸的成材.坚硬、挺直,决无半分媚骨.山顶的得意小草虽然比它高——地势高,但它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这里有些近似北朝诗人左思的咏史诗句“离离原上草,郁郁涧底松”的意蕴.
作者:子时读书客2007-7-11 14:48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课文说明)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 地下森林断想
文中还赞美了给峡谷以土的风,给峡谷以种子的鱼鳞松、白桦、青杨、黄菠萝,还有滋润了峡谷的洁净的山泉……自然生命之歌的雄健旋律是合唱出来的.
本文虽是咏物的,但是它的意义却永不止于此.因为它在文化意义上是较广泛的,读者可以把这里所述写的“物事”当“人事”来读,来理解.所以,读这篇散文时,给人的审美感受是非常强烈的,你会惋惜,你会不平,你会激动,你会亢奋,你会敬佩,你会赞叹!写“物事”宛如写“人事”,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地下森林断想》有一些独到的艺术创造.
首先是它的叙事与抒情水乳交融.
这篇散文贯串全篇的,几乎都是叙事.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作者去寻觅地下森林,其次凭想像叙写地下森林是怎么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的,最后写它的胜利.这是标准的叙述笔法.可是,我们几乎处处都听得到作者的心跳,读得出作者深挚的感情.她为地下森林大声鸣不平;她为大自然生命的伟力所深深感动;她为地下森林深情的歌唱,用她的心;她敬仰峡谷深沉的品格,她钦佩峡谷坚忍的毅力……她歌颂自然生命对生活的痴烈的热爱和不倦的追求.几乎全是叙述的语句,同时又几乎全是抒情的语句.分不清哪是陈述句,分不清哪是抒情句(语法学似乎应该立这个名目,不应满足于“感叹句”,“感叹句”与“抒情句”还大相径庭).原来,它们都很自然地融化在一起了.字里行间洋溢的都是情,情的强烈使得我们读者被它感染、感动.艺术感染力是相当强烈的.
其次是丰富的想像力.
散文最后有一段说:“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其实,启迪作者的是她本人的思考,在作品里就是想像.自然现象本来与人的内心世界没有必然的联系,自然现象也不具有感情.只有文学家、艺术家才在这两个世界中构筑起桥梁,使它们沟通起来,最终给人以种种的启迪.
本文的想像是非常丰富的.作者去寻见“地下森林”,“只因为它集中于井底一般的深谷之中,而又黑森森不见阳光,有人便为它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叫做地下森林.”散文作者当然不是地质学家,面对着这一片长在她脚下的森林,当然不会去运用科学考察的方法去考求地下森林的发生与发展.而是发挥文学家的想像力,饱醮感情又饱含寓意地想像地下森林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境,有千万年的荒凉景象,有各方面(伙伴)的帮助,有阳光的不公,有成材后的雄奇修能,内美芬芳.想像的作用使得散文充满诗情画意.
再次是它的拟人化手法.
上文已经说到,《地下森林断想》写物事宛如人事,原因就是因为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我们看到,峡谷的深沉与坚韧,长风、清泉的理解与帮助,鱼鳞松、白桦、青杨、黄菠萝的仗义行侠,阳光的无情与偏私,地下森林对生命热烈真挚的爱和它的坚硬、挺直……无不都是人的品格与禀性.
《地下森林断想》的又一个写作特点是,在文章组成上,虽然是写人意,但没有作来比拟的部分.
以往有不少散文包括一些名篇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先是咏物抒情,所咏之物具有这样那样的品格,赞美一番.最后歌颂一通具有那些品格的人或事.用意是够明白的,但后边一部分总难免给人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地下森林断想》没有这个缺点.唯其这样,才使文章意蕴深长,饶有余味.
(选自《中国当代散文鉴赏辞典》,中国集邮出版社1989年版)